本报讯(通讯员 张桂迎 杜航 陈春花 邓明)2月17日,采油三厂工程技术研究所开展新入职大学生“传帮带、师带徒”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师徒协议明确了师徒的职、权、责以及教与学的指标,进一步将传帮带活动细化量化,从而最大程度确保新人早日成为技术骨干。
目前,随着每年退休人员数量的不断增长及技术人员的选拔流动,基层技术人员结构性短缺已成为制约采油厂高质量发展的普遍问题。如何快速助推青年员工快速成长,满足岗位要求,成为上产骨干,已成为技术部门重点研究的课题。该所深入落实“生聚理用”工作机制,结合青年员工成长特点,通过多种措施提高新员工专业素养。
人性化安排结对。本着自愿原则,该所根据师徒专业特长和性格特点进行匹配,4名新分大学生分别与副所长薛李强、一级工程师牛忠晓、作业室主任郭鹤、项目长杜航签订了职责明晰、指标明确的师徒协议。师徒表态发言更是坚定了教与学的信心。为便于言传身教,还将结对师徒调整到同一办公室。
明确师徒帮带目标。本次传帮带活动中签订的师徒协议是在总结完善往年师带徒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责权明晰的师徒协议。既是协议,也是责任,更是技术人才培养的“军令状”。协议通过任务指标考核徒弟,通过徒弟表现考验师傅,要求带出过硬作风、超强能力、严明纪律、饱满精气神,将高超技艺、专业理论、工作作风传授给青年员工。
细化量化协议内容。改进后的师徒结对活动,为青年员工搭建向技术骨干学习的平台,在明确师徒双方的身份、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关键岗位人才的团队归属感。为便于掌握新人培养进度、开展效果评价,师徒协议将结对师傅的教授内容和徒弟的培养目标逐项进行细化量化。例如,师带徒出现场实践讲解的次数、徒弟独立编写岗位技术报告的篇数、徒弟需掌握标准规范的项数等。
主管领导监督检查。该所主管员工培训的领导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监督培养情况、提出培养建议,确保青年员工按期成才。组织开展技术论文比赛、大数据课题分析,给青年员工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做到人尽其才;让青年员工参与重要投资方案的编制、相关技术课题研究、承担重点项目等工作,促进他们的学习与成长;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将廉洁从业作为新员工的第一课,引导其保持纯净底色;抓好典型选树与培养,做好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人才队伍身心健康、全面快速发展。
下一步,该所将不断优化师带徒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实战实绩考察,做到教学相长、师徒共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奋进新征程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