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始终是“头等大事”。 平安校园建设不仅是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诉求。
作为平安校园建设的主力军,党委保卫部、保卫处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对标对表、忠诚担当、踔厉奋发,努力推进校园安全“四化”建设,即安全监管标准化、管理手段智能化、安管队伍专业化、安全设施现代化,积极构建高效治理服务体系,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校第五次党代会工作部署,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平安校园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在安全监管标准化上下功夫,织密织紧“责任网”。 结合学校《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实施细则》,按条线、业务和层级建立健全“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 深入开展各物理空间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完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台账,建立风险评估定级、分级管控、动态更新和公告警示制度,做到风险预控、关口前移。 深化隐患排查月通报月处理制度和隐患整改分级督办机制,形成重要时间节点全面排查,重点场所、部位逐月筛查的常态化督查督办机制,确保问题见底、措施到底、整治彻底。 强化安全工作考核评比和严肃责任追究,将安全工作考核纳入二级单位目标考评体系,对责任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形成学校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单位责任有为、全员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
在管理手段智能化上下功夫,筑牢安全“防火墙”。 建设消防控制室联网集成系统,通过物理集成、局域网连接,实现消防控制室合并联网、统一监管、远程控制功能,全面提升火灾预警和处置能力。 建设校园交通管理系统,开通车辆网上办证、年审、缴费等功能,实现超速、违停、黑名单车辆实时联动,提质增效优化服务。 建设安全隐患排查上报系统,集信息交流、隐患上报、实时监管、督查督办、考核通报等功能于一体,动态跟踪和全过程监管排查整治。建设重点人员动态轨迹管控系统,实现对重点人员智能警报、轨迹追踪和信息研判,自动比对、精确预警、及时管控。 建设治安报警与视频联动系统,报警信号触发联动跟踪,实时定位报警位置及周边环境,实现就近调度,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
在安管队伍专业化上下功夫,争做安全“主人翁”。组建安全管理、应急处突、专家智库、二级单位巡防处突、教育宣讲和学生志愿等六支队伍,构建专兼结合、联防联控、全程覆盖、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工作队伍体系, 大力提升安管队伍专业化水平。持续引进治安、消防、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推进在职学习、脱产培训、部门挂职,建立一支专业的安全管理队伍;以保卫干部牵头,依托骨干安保队员,建立一支本领过硬的综合性应急处突队伍; 依托安全学科和公共安全研究院建立一支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的专家队伍;指导、督促二级单位建立一支安全检查和义务巡防处突队伍; 依托校内外专家资源建立一支安全教育宣讲队,分层次分类别对师生员工开展安全教育;依托大学生校园护卫队建立一支学生志愿巡防队伍。
在安全设施现代化上下功夫,打造安防“黑科技”。把智慧安防建设作为带动校园安全工作转型升级、 提质增效的强大引擎, 进一步开展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及智能平台的规划建设和实战应用,建成集实验室安全智能管理、消防联网集成、校园交通管理、隐患排查整改、人员轨迹追踪、应急处突救援于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控智能平台二期项目, 实现可视化实时展示安全管理状况,动态监管安全责任落实,提升校园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将安全教育和现代科技有机融合, 建成融应急救援实训和体验式安全教育于一体的安全教育体验馆,让师生在沉浸式互动体验场景中接受安全教育,在寓教于乐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应急安全技能,共筑校园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