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聚焦“铸魂育人”
深化综合改革努力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2022-12-01     浏览(169)     (0)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 对科学知识和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研究生教育位于国民教育的顶端,是高层次、高素质“双高”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体现了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的高度及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学校声誉的集中体现。 校第五次党代会是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学校加快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党委研工部研究生将针对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难点问题, 落实落细党代会确立的各项目标与改革任务。

聚焦“铸魂育人”,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立德树人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基石,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突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以国家使命感、民族自豪感、职业责任感为源动力,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导学思政”工作体系,组织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持续开展博士生科技服务团主题实践活动,打造“砼建匠心”工作室品牌;围绕“学术文化、创新文化、导学文化、安全文化”四大育人工程,进一步完善富有研究生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充分激发研究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研究生实践与劳动教育成效,发挥学术文化和优良学风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打造“163 工程”综合改革升级版

基于研究生教育 163 工程(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一条主线”,实施生源质量提升、 国际交流推进、 百名名师名导、导师能力培育、创新创业发展、学术氛围增进“六大发展计划”,构建研究生培养过程保障、思政教育管理、成果产出考评“三大支撑体系”)已取得的改革成效, 着眼于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加强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提升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一是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实施导师能力提升计划,全力打造一支师德正、教风严、学术水平高的导师队伍,全面实施由资格认定、岗位聘任、招生资格、培训交流、奖惩权益等机制构成的完整制度体系,强化聘期考核,建立导师荣誉制度。

二是加强研究生优质资源建设。 围绕强化研究生实践创新力和领域胜任力,重构分类培养方案,完善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提高课程的前沿性、研究性和应用性,突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创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网络教学技术手段打造立体化课堂;采用“校立+院培”模式开展研究生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着力打造研究生“金课”,在案例课程教学、职业资格课程、重大工程实践案例库建设上取得突破,培育重大教学成果;

三是发挥科教产教融合育人优势。 探索校内校外多方协同的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机制,打造更多的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力争在研究生工作站示范基地上取得突破;推进以工程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推动结构化的创业型导师队伍建设,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科产教融合新模式,形成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品牌与示范。

四是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抓住培养质量核心,启动博士研究生高质量培养计划,完善高水平研究生的选拔、培养、分流机制,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 推进多元化的学位授予评价标准,通过“学位分层”调动师生的内生动力。

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与紧迫感

全面落实院系研究生培养主体责任、指导教师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以及相关部门协调服务和监督管理职能,加强制度和体系建设,协调推动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全面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谋划学校发展新征程。

新起点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 党委研工部将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要为导向,加快构建高层次、高素质“双高”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奋力谱写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