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停流逝,少年蜕变成长。从初入校园的青涩懵懂,到大三大四的优秀稳重,邮子们在各自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不断前行,挥洒青春,满载收获。认真在大学四年里,现代邮政学院2018级的邓小娅从班干部做起,逐渐成长,在大三担任了学校国旗护卫队队长、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先后获得了重庆市优秀学生干部、学校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大学期间,她前往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帝理工大学学习,并顺利完成学业任务。在大一时便顺利通过了CET-4、CET-6。几年学习下来,她的平均绩点为3.64,也获得了学业一等、三等奖学金、“好老师”英才社会奖学金。现在,她成为了学校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将投身支教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充实安法学院2018级李世鹤的大学生活用两个字来形容——方面,他从大一担任班长、学院学生办公室助理,大二担任学校政法论坛会长、班学长,大三成为学院学生会主席,四年下来他成长为值得老师信赖的学生干部。在科研方面,他从大一参加校级科研训练计划开始接触科研,逐步锻炼自己,到后面主持重庆市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加到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委托课题中去。他从与SGT启鸿团队成员入驻孵化基地,到开始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取得成果后开始发表论文。现在他正在参加“萤火之星”乡村振兴项目,用自己的力量助力着乡村振兴。探索大一时,自动化学院2019级的汪志远也时常感到迷茫和遗憾。大二时,他便列了一个清单,写下了自己想做的事,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丰富实践经验,在大二下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随之而来,他获得了国家奖学金、重庆市三好学生等荣誉。到大三时,他已公开发表EI核心论文2篇、国际期刊论文3篇,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接下来,他会继续向前探索,一步一步走出自己人生的精彩。遵训计算机学院2019级的肖黄清始终清晰地记得入校第一课时,老师讲的“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大一,他便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执行计划,严格管理自己的时间,督促自己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钻研、勤奋学习,是他大二一年的关键词。通过稳扎稳打地学习,他目前平均绩点是3.80,五个学期位于专业第一,必修课平均成绩连续3年专业第一。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单科状元奖、重庆市三好学生等荣誉。后来,他又通过班会、学院勤工助学中心和云互助学业辅导项目,为同学、学弟学妹们答疑解惑,提升学习成绩,并获得PASS项目优秀Leader称号。大二下,他开始参加竞赛,先后斩获梧桐杯大数据应用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重庆市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赛、蓝桥杯C/C++程序设计竞赛等多个赛事的奖项,并在SCI三区发表了论文。热爱从大一起,理学院2018级的汪小意就开始组队参加各类竞赛,尤其是数学建模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二参加的数学建模国赛,他们组在3天比赛中仅休息8小时,最终取得了重庆市一等奖的成绩。她从大一加入学校大学生艺术团,到后来担任大学生艺术团副主席;从大一懵懂只知道参加活动,到如今能够统筹策划一台文艺演出,都是“热爱”支撑着她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的成果。在数模竞赛上,在文艺演出上,不断突破和成长,也因此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0余项,度过了无悔的四年时光。勇毅体育学院2019级的赵高龙从17岁开始练习田径。大学一入校便加入了校田径队。经过刻苦训练,他在学校第15届、第16届运动会上连续两年打破男子200m和400m的校记录。为了不断地提高自己,他常常独自一人去不同的地方进行训练提升。最终在重庆市六运会期间,取得400m成年组季军的好成绩,达到了400m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正是他不怕苦不服输、永不放弃、超越自我的精神,让他从一次次失败中汲取经验,在一次次跌倒后逆风飞翔!
每一代重邮青年都有其闪光之处,学长学姐们正用自己的实例诠释青年作为,我们也应当继往开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重邮青年故事。重邮青年,有我!
(学通社冯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