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 《宁夏党校通讯》

优化科研管理助力人才成长

作者:王琼    
2022-06-30     浏览(70)     (0)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为继续做好校 (院) 人才孵化与培养工作,科研处将在增强制度执行力的基础上,从优化项目管理、搭建育才平台、营造科研氛围等方面着力,以“甘为人梯、精准服务”的理念助力校 (院) 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优 化 项 目 管 理 , 坚 持 放 管 结合。近年来,科研处牢牢把握中央和自治区对科研项目管理的要求,明确科研处和科研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责任、义务、权限,对校(院) 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坚持全过程管理,从科研项目申报、论证、专家评审及推荐,再到督促项目实施、成果结项,促进了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生。制度化、规范化项目管理仍然是我们未来的工作重心,就是要落实前期管理,明确管理要求;强化中期考核,对项目实施动态跟踪,拟对已超过研究期限且“零研究、零报销”的校 (院)级科研项目实施清理;做好结题工作,加大提交评审速度效率,体现科研成果价值。同时,在大家所关心的科研经费管理中,用好用足上级政策,逐步探索以信任为基础的科研经费使用制度,让科研人员培养起让项目经费使用经得起检查和审计的责任心。

搭 建 育 才 平 台 , 做 到 适 度 倾斜。一般来说,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的 5 到 10 年,被称为“科研起步期”,这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周期。有人找到科研的正确方向,“过关斩将”拿下科研第一桶金;也有人可能更换“赛道”,科研生涯止步于此,甚至工作性质完全发生变化。为了进一步做好校 (院) 人才的孵化培育工作,帮助研究人员实现顺利起步和提升,我们将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坚持树“青年学术骨干 10 人论坛”品牌,采取全年征集、定期集中评审、邀请高水平导师指导,加大推介力度等方式,帮助年轻教师强化学术规范意识,夯实学术理论基础,加快优秀成果转化。二是推动实施年轻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行动,在校 (院) 基础课题立项方面向新入职的博士做适度倾斜,使其起步研究有抓手有平台;在党报党刊理论文章撰写中,围绕热点焦点问题适时给出选题指南,并依据其选题、内容和文风进行精准投稿。

营 造 科 研 氛围,激发科研热情。形成以人才为核心的科研环境和氛围,既是科研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此,我们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将紧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不断完善科研评价机制,在校(院) 级科研评奖中 不 断 完 善 细则,形成更为合理 的 评 价 标 准 ,适时尝试在鼓励教师出原创性成果 、 以 及 充 实“博士文库”等方面 设 置 特 别 奖项,引导中青年学术骨干紧紧围绕学术研究特色领域发表成果,培育有坚实理论基础的专著、论文等原创性学术代表作。二是继续深化创新常态化学术交流,强化科研思维,不断调动大家的科研能动性。三是探索试点校 (院) 级研究中心秘书长岗位公开竞聘,鼓励有学术热情、有责任担当、有奉献精神、有协调能力的年轻教师通过此平台提升综合能力和素质。这次,校(院)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和校 (院) 创新驱动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岗位的公开竞聘,希望有志于此的老师积极参与,未来我们也将总结经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推广扩大至其他研究中心,营造百花齐放的学术环境。

(作者系中共宁夏区委党校 〈宁夏行政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