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校 (院) 的事,关键在人。党校工作的重点是教学,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水平决定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去年校 (院) 获得“双奖”(“全国党校 〈行政学院〉 系统第五届教学管理优秀奖 ”“ 全 国 党 校 〈行 政 学 院〉 系 统 第 六 届 精 品课”),今年有 3 门课程被中组部评为好课程,说明校 (院) 的教师队伍是过得硬、顶得上、能胜任的。人才是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国之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如何实现人才强校战略与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衔接,我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利用好精品课比赛平台,把打造一批区内外名师与人才强校战略有效衔接起来。精品课比赛现在已成为校 (院) 一个品牌,是提升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获得教学“双奖”、近几年 7 门课程被中组部评为好课程,与这个主要抓手是分不开的。校(院) 评出的14门好课程,教学评估整体是靠前的。但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精品课比赛的时间长、次数频、耗费精力大,部分正高职称、已获得校 (院) 精品课的老师,不愿受精品课比赛的“煎熬”,内在动力不足。精品课比赛如何持久做好,就亟待与人才强校战略有效衔接起来。湖南省委党校 (湖南行政学院)、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行政学院) 规定,全国精品课奖获得者,正高职称直接聘为二级教授,导向很好。2021 年,王琼获得全国党校 (行政学院) 系统精品课奖,破格评为正高职称,对校 (院) 年轻老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很大。我认为,精品课比赛要持续高质量开展下去,必须与人才强校战略有效衔接,做到“三个贯通”:一是与校 (院)“青年教师攀登工程”“骨干教师培育工程”“名师培养工程”贯通起来;二是与校(院) 引进学科带头人、引进学术副校长贯通起来;三是与学科队伍建设贯通起来。
二是利用好年轻教师能力提升比赛平台,把打造一批后备人才与人才强校战略有效衔接起来。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校 (院) 要把人才强校战略的重心向青年老师倾斜,给予青年人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提供各种平台,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今年校 (院) 在年轻教师队伍中开展教学能力提升行动,其目的就是给年轻老师提供平台和舞台,让年轻老师尽快成长。教务处要按照“常态磨+集中赛”的思路,抓住“定、组、观、聘、磨、赛”几个环节,培养一批年轻人,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课程。近期看这项工作开展的不错,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把这项工作与人才强校战略有效衔接起来,就是把年轻教师能力提升比赛结果与年轻老师的个人成长、与年度的考核要贯通起来。今后,各类人才引进、培养、支持计划要向青年人倾斜,要切实重视解决青年人才面临的实际困难,让青年人才安身、安心、安业;要完善优秀青年人才的全链条培养,遴选高水平导师手把手帮扶带,促进年轻人才快速成长;为优秀青年人创造学习深造、参与实践、对外交流、挂职锻炼等条件,从各方面加强培养。
三是利用教研部和教学团队常态化磨课平台,把夯实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基础与人才强校战略有效衔接起来。教研部和教学团队常态化磨课,是夯实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今后,校 (院) 要以教研部为主体、教学团队为补充,组织开展常态化的观摩听课、内部备课、研讨交流等教学活动。如何把这项工作与人才强校战略有效衔接起来,关键是要抓住考核这个“牛鼻子”,坚持激励和约束并用,建立健全一套完善、切实可行的运作机制。教务处要突出问题导向,落实好 《精品课建设实施办法》 等文件精神,大力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建设“三精”计划。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中推动 教 学 工 作 高 质 量 发 展 , 为 红色学府、“一流校(院) ”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共宁夏区委党校 〈宁夏行政学院〉 校〈院〉委委员、教务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