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会议上,在到高校实地考察过程中,在回信慰问勉励大学生村官张广秀、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南开大学新入伍大学生等信件中,通过各种方式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高校、教育、青年,特别是高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高校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立德树人伟大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为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教育思想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坐标。
一、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不但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教育的面貌。中国教育的发展变化,根本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发展中国教育的根本保证,是推进立德树人事业的本质需要,也是办好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做好中国教育的政治基础、思想根本、组织优势和道路保障。
二、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清晰明确地回答了教育的首要问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崇高使命。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理想信念、精神品质、爱国情怀、品德修养、本领才干、综合素质多方面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品格,是“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也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新航程对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立德树人是综合工程,寓于“三全”、“十大”育人体系的方方面面,是高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检验标准。
三、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事业面向国家的未来,承载民族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育事业放在更加优先位置,站在全局统筹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加大战略部署、政策倾斜和资源配置,推动中国教育事业进入历史发展加速度。教育优先,是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也是办好高校教育的时代机遇与实践鞭策,是对高校统筹用好各项优质资源配置和政策资源倾斜,将指导思想和政策资源转化为更高质量教育力的能力挑战。
四、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这深刻阐述了教育事业的方向性问题,方向决定一切,方向的第一重要性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事业更加突显。一个国家教育事业的方向很大程度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和未来前景。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教育事业方向不偏的基础保障,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偏,就必须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深植于时代新人的精神血脉。
五、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为中国教育的道路问题点明了根本方向,办好中国的教育,必须坚持我们自己的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必须坚持吸收世界一切先进优秀文明成果与为我所用相统一,扎根中国大地热土,锚定中国教育任务目标,办好中国教育。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将教育作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一部分科学阐述了习近平教育思想中的人民观,这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在教育事业中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教育为人民的价值取向在历史维度、实践维度和价值维度的统一。
七、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教育思想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度融合、内在逻辑和协调关系,是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在教育事业中的深入展现。创新是教育的生产力、变革力和源动力。教育是不断发展变化、开放包容持续、面向未来的事业,更需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适应于新时代国家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求变化,调整教育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
八、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精辟论述了教育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全局的内在关系,论述了教育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内在连结。一项事业有一项事业的初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为党治国理政、为国家现代化发展、为民族伟大复兴、为人民幸福生活所服务的。这明确了教育的崇高使命,是教育工作者的自我定位。
九、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精辟论述了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关键性作用,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实现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队伍依靠,习近平总书记既对教师职业品格和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也对保障教师工作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更好发挥教师作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给予了厚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指南。
(本文转摘自德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习近平教育思想的路径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