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整场救援持续近14个小时,分院共投入70人的救援力量,出动保障车11台,租用小型挖掘机1台、吊车1台、板车1台。机场公司现场救援力量约40人,出动应急救援车5台。在整个救援过程中,分院与机场紧密合作,并积极协调当地村镇,行动迅速、处置得当,有效保证了人员安全、防疫安全。
在经过航医的检查和心理疏导后,王书然和曾哲回到分院校区,师徒三人得以相见。
“当时看到师傅从三楼会议室冲下来,我们眼泪差点掉下来。”曾哲回忆道,“师傅见到我俩,不停地询问我们身体有没有受伤,心理有没有压力,紧张不紧张。”
“中飞院带给我们美好和改变”
此事件发生后不久,王书然和曾哲就凭借着过硬的心理素质迅速回到了紧张的飞行训练中。这次突发事件无疑促进了他们的成长,也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地面苦练,空中精飞”的意义。
冬去春来,盛夏已至,长达数月的调查证实了此次事件的原因为机械故障,同时确定了两名学生在整场事件中“无任何不恰当的决策及行为”。
“虽然事发突然、时间紧迫,但日常我们对特情准备的高度重视,为机组的成功处置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他们在特情发生时所展现的素质,是中飞院立德树人工作的体现,更是分院打造‘洛阳造’品牌的成果。”对自己的两名学生沉着冷静的处置,周广昊备感自豪。
在对此事件应急处置表彰大会上,曾哲说:“我和同伴在经历了这次事件后,对飞行事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未来有了更坚定的奋斗理想。回忆踏进中飞院以来走过的时光,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飞院带给我们的美好和改变。学习飞行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好飞行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长期以来,传承着人民空军红色基因的中飞院,始终坚守“三条底线”,坚持“三个敬畏”,落实“三基”工作要求,不断夯实基础、增强能力、进军高端、确保安全,紧紧围绕“以飞为主、全面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不断加强和改进飞行教学训练工作,两次获得民航局“飞行训练安全五星奖”。
一份份傲人的成绩,是中飞院人敢为人先、奋勇拼搏的明证;一次次平安的起落,是中飞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风景。中飞院,这所“桃李满天上”的蓝天学府,正在建设世界一流飞行大学的征程上远举高飞。
(本文刊登于7月7日《中国民航报》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