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根本前提”和“核心命题”,即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立足理论创新根本前提、围绕核心命题的过程中,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批判与理论构建的有机统一等主要方法,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坚持群众路线,积蓄理论创新的主体力量。理论创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谁来创新”的重要问题。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表明,人民群众及其经验、智慧和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力量之源。不仅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思想内容和重大议题来自党和人民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即理论创新的内容和材料来源于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对思想观点、研究材料的提炼和总结、理论体系的建构要依靠集体智慧。而且理论创新成就的衡量标准在于理论是否满足实践需要。纵观党的百年历史上的所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既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又能够长期经受住群众实践的检验。
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统一,守住理论创新的主题和主线。理论创新并不意味着完全舍弃已有的理论成果,而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继承旧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过程和叙述过程的一致性,并遵循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以开放的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既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相似性,又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理论创新的现实根基。理论创新必须遵循的根本规律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唯有以反思实践和现有理论中的矛盾和冲突为出发点,在变革现实中发现真理,在生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才有可能实现理论创新。同时,理论须在实践中才能发展。正是实践的发展才催生出新的理论问题,使得人们对原有的理论进行批判性思考。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理论创新源于实践的基本规律,明确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发展的目标指向,坚持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应用。此外,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既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既坚持“两个结合”,又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既坚持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又回应世界人民共同关切的时代问题。
坚持理论批判与理论构建的有机统一,保证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理论创新往往都是在与错误思想观念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就是最好的例证。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不断批判错误思潮的过程中,实现了党的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毛泽东青年时期在创办《湘江评论》时就提出要关心和重视新思潮,并希望青年们能够在研究新思潮方面做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改良主义、新保守主义等思潮盛行,中国共产党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如何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在克服错误倾向、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中,保证了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坚持发扬理论批判精神的过程中,保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不仅如此,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通过总结归纳新的理论观点,统筹科技、制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持续不断地推动构建新的更加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作者系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筑梦工程”重点培育项目:MZ20223320001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