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提出四点殷切希望,为共青团的发展把脉定向,掌舵领航。其中排在首位的是共青团要“坚持为党育人,始终成为引领中国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政治学校”的定位明确了共青团培养教育、组织引领青年的职责和功能。新时代,共青团应始终坚持为党育人,担当“政治学校”之责,引导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为民族复兴激扬青春力量。
思想洗礼,成为青年进步的“净化器”。党以“共产主义”为青年团命名,表明了党对共青团的定位与期待。坚持为党育人是共青团与生俱来的使命。“政治学校”之“政治”揭示了共青团区别于一般学校的根本特质和鲜明优势。因此,共青团应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守为党育人主责主业。一是坚持对青年的思想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帮助青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思想之堤以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拧紧人生“总开关”;二是强化对青年的政治引领,用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纲领、政治主张组织动员青年,引导青年打扫政治灰尘,净化政治灵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理论教育,成为青年进步的“指明灯”。“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对青年进行政治理论教育,是共青团百年光辉历程积累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经验。面向未来,共青团应始终把青年理论武装放在重要位置,用科学的理论培养青年,用真理的力量感召青年。一是优化教育内容,结合时代发展条件和现实发展需要,增强理论学习的时效性,做到“党的创新理论到哪,理论学习就跟进到哪”,不断提高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筑牢理论之基;二是创新教育方法,探索青年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引导青年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认同上,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识和执着追求,补足精神之钙。
实践锻造,成为青年进步的“冶炼炉”。实践是理论学习的试金石。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校”,共青团应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不断增强广大青年的政治认同和实践能力。一是持续搭建青年社会实践平台,为青年参与社会实践提供通畅渠道和广阔舞台,助力青年深耕实践沃土,在实践中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找到解答现实问题的“金钥匙”。二是广泛组织动员青年积极投身实践,帮助青年在党史学习教育、疫情防控、基层社会治理、公益课堂等实践活动中“接地气”“淬红心”,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
组织服务,成为青年进步的“加油站”。“政治学校”之“学校”不仅在于教育青年,而且在于关爱青年、服务青年。共青团要“要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深刻洞悉并全面掌握青年的心理特点、思想动态和现实困惑,高度警惕脱离青年的倾向,为广大青年蓄能充电,托举青年向上生长。一是增强组织活力,依托不同载体,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变换组织内容和方式,推陈出新,打造共青团特色活动,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健全服务机制,制度与温度相结合,把服务青年贯穿于共青团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团组织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增强共青团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打通引领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的“最后一公里”。
负重行远,凯歌向前。新时代共青团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高举党旗团旗,聚焦主责主业,心系心向青年,以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姿态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书写新时代共青团的青春华章。
(作者系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为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GYB22149成果、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筑梦工程”重点培育项目:MZ2022332001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