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燕园成长记

“活到老、学到老”

——一位北大保安的学习故事

2022-04-05     浏览(201)     (0)

北大保安张国强通过不断学习取得了清华大学法律本科和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本科学历等一系列证书,成为了保安队队长。他坚定从事保安工作的信念,守护校园平安。他说学习让他内心变得更强大,走自己想走的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张国强(左一)指挥同事校园巡逻

“读书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孜孜不倦地读书。”

——习近平保安,一个普通的职业。而当他与北大产生联系时,便有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也牵出了一段又一段的传奇故事。北大保安大队副队长张国强便是传奇的其中之一——他不仅取得了清华大学法律本科和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本科学历,还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证书、建(构)筑物消防员资格、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保安)考评员资格、高级保安员资格证书等一系列证书。

一名北大保安,何以跨入顶尖名校?“活到老、学到老。”张国强给出了答案。“这是我小时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在我看来,学习能让我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让我们能够走自己想走的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成为更优秀的人。”

这是张国强一路走来的心声。他说:“年少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也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虚度了大好光阴,到头来高中都没考上。16 岁时,我成为一名大山里的放牛娃,农闲时又到建筑工地、水泥厂打工,然而沉重而枯燥的工地生活,微薄的收入使我看不到未来和希望,到大城市闯一闯成为梦想。”

1994年4月,19岁的他穿着笔挺的保安服站在了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西门门口,头顶是北京大学的牌匾,看到许多同龄人从他身边经过,来来往往,书包里背着满满当当的书。下班后,他漫步北大校园,从教学楼、图书馆到未名湖畔都是学习的身影,每个人都抓紧时间,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此时的我被这浓厚的气氛所感染,‘活到老学到老’那句话又在我脑子里响起。”

在逐渐熟悉了保安工作之后,他更深刻感受到知识匮乏,工作简报不会写,更别提和外国留学生交流。“是时候开始学习了”,他默默对自己说道。可学什么呢?不知道。“开始像无头苍蝇的我,也就是买了一些《演讲与口才》《读者》和法律方面的书阅读,也经常读读单位订阅的报纸。后来,我听说了有自学考试,没有文凭限制,只要想考试就可以报名,我在又一次路过海淀自考办的时候,转身走了进去,填上了自己的大名,自此人生又燃起了希望。”

从此在工作之余,张国强便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中一发不可收拾,不管工作再忙,每天睡觉前和起床后都要看会书,还时常在《北京青年报》《中国保安》杂志发表些自己的感想。一次,在《演讲与口才》上看到杂志社征集读者对人生的感悟,他就写了一句话寄了过去:“所处位置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前进的方向”。“没想到,这句感言很快便发表了,一下子很轰动,上百人给我写信,使我倍感激励,更坚定了坚持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终于,在做保安的第七年,张国强取得了法律自考大专文凭,并在 2005 年取得清华大学法律本科和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本科学历。

“活到老,学到老”,至今还在鼓舞着张国强。在艰苦的学习之旅中,他并没有懈怠本职工作,而是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用来提高本职工作,“从班长、分队长到中队长,岗位不断变化,自己也掌握了写作、勤务方案制作、计算机操作等基本技能,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断学习带来的,还有自信和勇气,2006 年,保安公司举行副大队长竞聘,在17 个报名竞聘的人中,张国强的成绩排名第一,不管是答题考试、演讲,还是面对几台摄像机的面试,他都从容应对,发挥良好。“这和几年前那个见人不敢说话的乡村青年比,自己简直就像是变了一个人。

一转眼在北京大学从事保安工作 27年多了,张国强从一名初中毕业生变成一名获得大学文凭、考取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从一名大山里的放牛娃到获得“河南省外出务工先进个人”“北京保安之星”“北京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称号的保安队长。

“是北京大学给了我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师生和同事给予了我坚持学习的动力。正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使自己坚定了从事保安工作的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守护校园平安、扎根保安事业、奉献无悔青春’这是我的铮铮誓言!”张国强语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