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底,院报编辑部的殷老师在忙着整理库房中的院报,准备向中国版本图书馆缴送。我叫来两名记者团的同学帮着殷老师整理,在整理中,我发现了《飞行学院报》的办报历程和她辉煌的历史……
1987年10月,院报初创,甚至还没有刊号,合订版的封面是泛黄的牛皮纸,上面直接用钢笔写着一排漂亮的楷书——《中国民航飞专报》,翻过试刊的四期,我看到了院报正式诞生的日期——1987年12月30日,哇!真是历史悠久,比我的年龄都大了近十岁!这时候的刊头已经换成了带有五星之翼的中国民航标志的《飞行学院》报了。感觉一印上中国民航的标识,整个报纸的档次瞬间就提升了,哪怕是老旧的新闻纸,也带上了行业的庄严感。摩挲着粗糙的纸页,在午后昏黄的阳光下,恍惚间翻阅着一篇篇其内的新闻报道,仿佛岁月的流转一下子就把我带往了那热忱青葱的时光。
翻阅间,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我的眼帘——潘卫军,这不是我们空管学院的院长潘教授吗?掐指一算,那时候的潘教授比现在的我也大不了几岁呢,看着潘教授写的小短文,一种时代感油然而生,这可是比我年纪还大的古董级合订版院报啊!
再往后翻,我看到,在1999年4月28日这期,院报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报纸出版许可证,有了国内统一刊号。到了2002年,院报从四开小报改为了现在的对开大报。翻着一张张渐渐变新的校报,我眼前出现的仿佛不是一篇篇文章,而是整个中飞院的发展史,这又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自己与院报的缘——与院报结缘是因为在大学生记者团,话说回来,大学生记者团最开始也正是因为要帮忙参与院报的撰写与编辑而成立的呢!想起与院报的初识,我真是要感谢殷老师,我仍清晰地记得殷老师带着记者团学长来我们二级学院开宣讲会的那天,正是听了那节精彩的宣讲,才打开了我通往记者团、通往《飞行学院报》的大门。
进入记者团,我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参与学校官微的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我和殷老师逐渐熟悉起来,相处中,她不仅给予我写作方面的指导,还不断鼓励我给院报投稿。记得我第一次刊登在院报上的文章是一篇组诗,当看到自己的文章、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被院报记录,那感觉真是像飞上了天!渐渐地,第二篇、第三篇……院报上陆续发了我不少稿子,我能想起来的有感怀红军长征的词、归乡观蜀道难的绝句、学校运动会的律诗、观台风的古记、观鹅咏志的序、仿桃花源记写的中飞院记还有各种游记散文、新闻报道,甚至还在上面投过少年懵懂求爱不得的情诗,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有些羞耻,也亏是殷老师,一直包容着、鼓励着我,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很多时候还跟我约稿,真的是万分荣幸!当然,稿费我也没少拿,让我和同学打了很多次牙祭呢!
何其幸,于大学岁月遇见这样的老师,于大学岁月遇见这样的团体,于大学岁月遇见这般美好的《飞行学院报》!《飞行学院报》创立至今已有34年800期了,我很荣幸与她共渡五年,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她这五年的发展,也因缘际会感受了她厚重的历史,所以我更由衷地祝愿她会有更好的未来!滋养代代教师学子,厚泽所有中飞院人!且以绝句一首暂祝院报创立800期:
昔自蓝缕草创启,今有雄鹰凤凰盘。人至而立宏图启,报创三秩可大堪!(本文作者系我校学生、大学生记者团副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