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飞行学院报》

接力在院报第800期

作者:□蔡建军    
2021-01-15     浏览(114)     (0)

春江水暖,沙燕低回,在这明媚春光的周末午后闲暇中,写下这些文字,用以记录这些逝去和正在逝去的时光,展望后疫情时代我们的美好生活,还有陪伴我们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报》。

农村 无论 是 白天还是黑夜,周围总还是显得有些安静,隆冬的白天,只听得见风吹动竹林的沙沙声,而夜晚则静得连虫鸣声都被冬眠了似的。正是这样单调而略显无聊的环境,让人只能静静地思索和聆听自己的魂灵,冥想未来和找到虚无中的自己。读小学时的一个夏天,突然就爱上了写顺口溜,让每一句话都能押韵起来,这样听起来朗朗上口,跟唱歌似的,很是受用。这大概是前不久表哥结婚时,大人们的祝酒词和要红包的祝福里的韵律,让我产生了兴趣。就这样,我在废旧的作业本背面,开始疯狂地写顺口溜,蹲在地里念,坐在土坎上念,爬到树上也念。到了高中,喜欢背诵古诗绝句、文言文和一些经典短句,也喜欢在写作文时放上的几句,让自己的作文显得与众不同,也好让语文老师把自己的作文当成范文,在讲台上念一遍,这也算是给了偏科严重的我一点安慰。

就这样,我爱上了诗词、散文和写作。高兴时,写首不伦不类的诗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伤心时,写下长长的散文吐述心中的苦闷。在大学时,我把这些写在 QQ 里,写在人人网,写在笔记本上,高兴时写,不高兴时也写,写多了,看的人也多了。班上的同学就问我,为什么不去给学校报纸投稿呢?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写了几篇稿子向院报投稿,但是很显然都被打回来了,没有成功,但是我却认识了院报编辑部的老师们,他们让我把稿子多改改,并给予我很多指点,鼓励我不要放弃,把自己想写的好好写出来。就这样,我与院报结缘,并加入到大学生记者团,跟着编辑部的老师们学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凝聚在文字间的情感。工作后,虽然去了分院,但是院报和院报编辑部的老师却始终挂念着我,让我有空就写,把工作,把生活都写下来,记录生活的点滴,分享人生的感受和经历,这些也都刊登在了院报副刊。写作,不仅仅只是写下几个文字,而是要凝练自己的知识,系统性地阐述自己的想法,让读者在身临其境和感同身受的同时,去深刻感悟和体味自己的人生。院报给了我们这样的平台,在这里,有一种家的温暖,这里能寄托的心灵,展露真心,也能寻觅到自己的初心。

同事们问我,为什么愿意放弃从事了十年的专业技术工作,而去从事枯燥乏味的文字工作?我回答,因为那里有我的初心。正是源于这份初心,我接力过前辈手里的接力棒,担任起院报总编的职责,而这正是院报第 800 期。

院报是中飞院文化宣传的重要形式,而宣传工作就是在思想的高度、文化的角度,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人,感染人。要把中飞院文化传播好,中飞院精神传承好,中飞院面貌展示好,于我而言,不仅是一种使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回顾极不平凡的 2020 年,展望具有特殊重要性的 2021 年,

“十四五”奋斗新征程鼓舞人心,学院新获四川省文明校园殊荣、新校区建设如火如荼、学科建设和博士点建设再上台阶。乘势而上千帆竞,策马扬鞭正当时,我已接过接力棒,同你们一起,从院报第 800 期起航!

(本文作者系校报现任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