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贵州师范大学 - 《贵州师范大学报》

浅谈大学新生入学适应

作者:○ 罗 杰    
2020-09-28     (0)

适应是一个历久而常新的议题,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一直是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其所编写的著作《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的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性问题的一个方面就是变化的节奏愈来愈快,……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能够与变化共存,而且能够培养学生适应变化”。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诠释是“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皆健全”。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既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构成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要素。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与民族振兴的希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不仅积极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还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因此,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其培养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代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职责与神圣使命。大学阶段是每一个人人生发展中的重要转折期与关键期,也是每个人完全地走向社会,并开始独自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准备期,在该阶段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对大学生的后续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当今的中国大学正处在社会剧烈发展与变革的新时代,新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大学生适应变化与发展的能力成为其成长的制胜点。

国内学者在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关注大学生的适应问题,随着近年来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与普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者和工作者们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适应问题。上大学,是发生在个体青年期的一次重大转折,它不仅仅是个体从中学到大学的变化,更多的是揭示了个体逐渐开始从依赖走向独立。上大学体现了个体由青少年期正式迈入到成年前期,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与此同时,对于刚刚迈入大学阶段的大学新生而言,由熟悉的中学阶段迈进到全新的大学阶段,必然会面临着诸如环境变化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专业学习的压力以及经济支配的压力。从积极适应的角度来看,大学新生适应良好,对他们在随后的大学四年学习与生活以及未来发展将非常重要;但是如果适应得不好,或者是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甚至是由适应不良所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后果,最后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工作成就乃至往后的职业发展。因此,大学新生更应该要积极增强其适应能力,努力做创造性的人才。

大学新生作为适应的主体,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经历了高考选拔与竞争的他们,最后成功的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在崭新的大学时代面临着一系列全新的适应与挑战。国内外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学习不适引起的失落感;专业不适引起的困惑感;生活不适引起的恋家感;人际关系不适引起的孤独感;情绪不适引起的落差感;经济压力引起的自卑感。上大学使得大学新生需要远离父母和亲人,离开原有的、熟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独自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但是又新颖十足、充满激情的新环境,这就如同一副“催化剂”,加速了他们的社会化发展。因而大学新生适应既是一个认知发展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过程,最后涉及大学新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大学新生要主动适应新环境的要求,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实现大学生角色的转换和角色所赋予的任务与要求,努力实现自己与大学环境的平衡和谐。

本质上,大学新生适应可归属于大学生适应。但考虑到大学新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性,因而大学新生适应与大学生适应既有共同之处,同时也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鲜明特点:

1.时间性:大学新生适应期通常是从大学新生迈入大学校门正式成为大学的一员开始,直至他们基本适应大学的学业与生活,大多数新生的适应期在2~3个月。但是事实上,由于角色变化与大学生活的不适应,部分学生从“先入迷茫,不适应大学”到“走出困境,逐渐适应”这个过程少则需要3~5个月,多则可能需要 1 年左右,对于极少部分学生甚至还可能需要更长的适应周期。

2.普遍性: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适应问题,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普遍与正常现象,大多数新生入学后或多或少都会面临相应的适应问题。

3.反差性:大部分新生在上大学前都不曾独自离开父母与家人,到异地求学,当他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远离家乡走进喧闹的城市,迈入大学校园时,陌生的大学环境势必会带来挑战与压力;特别是,现实的大学环境与理想中所憧憬的大学环境出现不一致时,心理落差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对其入学适应会产生重要的负向作用。

4.多元性:大学新生的适应是多维度与多层次的,主要涉及到大学新生在学业上、生活上、人际上、情绪上以及经济上的适应;

5.差异性: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与表现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个别学生的适应期可能需要持续半年甚至更长,而更有极个别学生因无法适应大学而休学或退学。

因此,大学新生适应不仅直接影响他们自身在大学阶段的学业与生活,同时也会影响到的个性成长以及职业发展,最后还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总之,上大学既是每个人学业的新起点,又是每个人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转折点。处在转折关头的大学新生,不仅面临人生的诸多问题,同时也会因为各方面的不适应带来众多困扰和矛盾,开展大学新生适应研究既能够丰富青春期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也可以为加强高校学生辅导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和支持。同时了解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对于高校教育管理部门顺利开展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评估、组织实施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与辅导,帮助与指导大学新生平稳渡过新生适应期,以顺利地适应大学的学业与生活具有重大意义。深入开展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研究,系统把握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普遍性、规律性及差异性,对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成年期的成长以及适应未来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作者系心理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