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集团公司首批矿权流转示范区,巴彦浩特盆地就位于腾格里沙漠腹地。6月26日,记者一行追随华北油田人的脚步,走进这片黄色的海洋。
深入沙漠,才深刻地感知人类的渺小。这里的沙漠像天空一样浩渺无际,连绵起伏的沙丘如凝固的波浪高低错落。从车窗向外望去,耀眼的黄,天空的蓝,连绵不绝,望不到尽头。手机变得格外安静,因为已经没了信号。记者突然感觉,一旦在这里迷了路,这一望无际的黄沙可能会让人丧失生的希望。
汽车在简易的沙土路上随着沙丘上下起伏,随行的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生产运行部(安全环保部)主任张宇辉告诉记者,这条通往井场的路,全长50公里,除20公里是利用以前留下的道路外,其余都是沙漠原始地貌。为修建这条道路,他们开着沙漠汽车,从沙漠的东面、西面多次进入沙漠踏勘,优选出几个道路施工方案,最终选择了一个相对平缓、维护工作量相对较小的方案。修建这条路用时一个半月,于2019年10月完工。
在沙漠中修路,并非易事。这里风沙多,三五天左右道路就被风吹起的黄沙掩埋。为此,他们从施工开始,一直到钻井结束,推沙车随时清理道路上的埋沙,保障钻井和试油任务的大小车辆顺利通行。
车辆在沙漠中穿行近一个小时,终于远远的,一处白色铁皮房围起来的井场和一个矗立的井架出现在视线中。再近一些,石油人耀眼的红工服跃入眼间。这就是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位于沙漠腹地的一口探井——赛华1井。
据该分公司地质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介绍,分公司在这片一望无际的沙海之中已部署探井 7 口,完钻 5 口井。而这口赛华1井,钻探目的是探索石炭系、奥陶系的含油气性。目前已经完钻,完钻井深3250米,钻遇油气显示,正在试油。该井的钻探,深化了巴彦浩特盆地的地质认识,为下一步勘探部署工作提供了指导。
正在井场上的是巴彦参战队伍之一——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S10552队。他们于 6 月 2 日转战赛华 1 井进行试油作业。由于沙漠中风沙大、路况不好,据该队党支部书记孔江说,光搬家他们就用了4天。他们选派过硬的参战队伍,确保这口井各项数据录准、录实,为下一步打井提供数据支持。
去年,这支队伍圆满完成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安排的任务。今年,即便受到疫情和低油价影响,孔江表示,他们依然要保质保量完成吉兰泰油田施工任务,为吉兰泰油田建设出一分力。
看着周围望不到边的沙漠,石油人在这里工作,又是什么感受?
越是远离亲人,思乡之情就越迫切。沙漠之地没有信号,仅有的一个小锅盖信号微弱,(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