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长停井数量多、治理难度大的情况,该厂转变措施思路,创新措施方式,把长停井作为稳产上产重要战场,精细地质研究,理清治理思路,丰富治理手段,心细如发号准“油井脉”,因井制宜开出“治理方”,安全高效打好“施工战”,让长停井重焕青春活力。
该厂以深化地质研究和油藏认识为基础,开展油井停井原因调查分析,对长停井进行全面“体检”,按照“一井一层一策”理念,针对不同断块、不同层位特点,开展测井综合研究、储层物性及含油性综合评价。在地层渗流规律和剩余油认识的基础上,探寻油水运动规律,分析复产潜力,依据“先易后难、先肥后瘦、综合治理,跟踪分析、油水并重、突出效果”分批实施原则。针对注采对应关系好及低压区,通过实施精细注水后直接恢复油井生产,如晋 45-5 井、赵57-2井,累计增油350吨;针对潜山顶、注水砂岩、稠油等较难采出剩余油的井,引进挖潜新技术,探索治理手段,实施氮气吞吐,在泽 43-20X 井和泽37-3X井实施应用,初期日增油达到14.5吨;针对层间矛盾突出、主力层水淹严重的问题,采用智能控水(AICD)及层内补偿控水新技术,如赵78-11X井,实施后日增油1.9吨;针对非主力层重新认识,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开展查层补孔,挖掘油藏层间及平面潜力,如泽 10-151、泽 43-13 等井,累计增油0.13万吨。
在此基础上,该厂抓好长停井措施后跟踪管理和效果分析,建立措施效果跟踪分析制度,对已治理井及时开展效果分析,不断优化调整治理思路和治理方向,最大限度提高单井产能,确保措施科学、取得实效,为原油生产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