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 - 《山东师大报》
大学学习应让知识“活”起来
作者:向诗雨
近日,有这样一条网络新闻不胫而走:某高校长清校区一理发店老板关门跑路,有不少同学在这个理发店中充了钱,少则几十,多则数百。于是,该校法学院2017级贺同学号召全校被侵权的同学一起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时间,不少同学转发了空间说说,并纷纷对这位同学的行为表示赞同。笔者认为,贺同学的行为的确值得我们点赞。死记硬背式学习已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灵活运用知识,让知识“活”起来,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能力和素养才是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之道。
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已不是个例。前段时间,华东政法大学王同学起诉上海迪士尼禁带饮食一案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最终,原被告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迪士尼补偿原告50元食物赔偿,并且对入园规则的相关条例也作了修改。普通大学生与世界知名企业的对抗从表面看来有些“以卵击石”之势,然而,不少网友却在为王同学的英勇“壮举”点赞,并表示大力支持这位大学生的行为。而法院的判决也有力地证明了王同学此举的正确性。王同学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法律的武器,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对比这两次事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之处———两位同学都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换言之,专业知识的学习让他们具备了基本的法律素养,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让他们更有底气去与相对强势的力量作斗争。而光有满腹的“死知识”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就只会产生“茶壶里装饺子”的效果。知识储备是前提与基础,灵活运用知识才能使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素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2日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曾指出,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如今,纸上谈兵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把知识落实到行动才能促进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实践可以将外在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实践也可以丰富理论知识,证明理论知识。
纵观如今大学生的学习,我们不难看出,有很多高校与学生已经意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不少大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去运用、增长专业知识。而学校也努力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就拿笔者所在的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学院为每个学生都规划了一个学期的实习时间,同学们可以在大三下学期深入教学一线。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段,大家可以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作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埋头“死啃”课本不可取,深入实践,让知识“活”起来,才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