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于11月22日下午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衡阳市烈士陵园开展主题活动,缅怀先烈并现场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
阵容齐整 群情踊跃
11月22日下午两点,本次活动的三名小组负责人准时在学校大门口碰头,尽管大家脸上带着微笑,心却是悬着的。大家都很清楚,高年级研究生大都有科研任务在身,未必能抽得出空,能有多少人参加活动,只好把希望更多寄于一年级新生。然而疑云顷刻间便散了,仅仅一刻钟,支部党员32人全部到齐,无一缺席,几名入党积极分子也踊跃参加了。
“出发吧!”谭文丽老师挥了挥手。很快,22路公交车过了蒸水桥,烈士陵园已经不远了。此时窗外已经是一片葱绿,郊外的风光和环境优美恬静,车里也顿时安静了。也许大家都已经感到先烈们近在咫尺,生怕惊扰了他们的英灵。
忠魂不朽 松柏常青
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烈士陵园。园内是丘陵地貌,先烈们就长眠在丘陵之顶。沿着山坡的碎石路上去,两旁都是郁郁葱葱的青松和翠柏,它们四季常青,永不枯萎,仿佛最忠诚的卫士,时刻守望着这里不朽的忠魂。所有人都没有说话,沉浸在这一片宁静祥和而又庄严肃穆的气氛里。坡顶屹立着“11·3”革命烈士纪念碑,碑的左边是引用毛泽东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右边是衡阳市委、市政府的纪念词。在2003年11月3日那场大火中,共有20名消防子弟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龄最大39岁,最小仅17岁,他们用壮丽的青春和不朽的生命捍卫了“决不能让群众伤亡”之誓言。纪念碑后面,便是20位英雄的灵位,嵌在碑上的相片,依然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再往后,绕过一座凉亭,前行大约两百米,是雄伟的革命烈士墓,形状仿佛古埃及的金字塔,墓顶有一颗金色的五角星,和墓体上鲜红色的大字交相辉映,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再向后去是抗日民族英雄葛振林的坟座和纪念头像,正面望去,葛老正抬着头凝视远方,脸上浮现着忧国忧民的神色,他张着嘴,好像要说什么,却又欲言即止。
党的旗帜 永放光芒
参观完陵园之后,我们回到了纪念碑前,开始纪念仪式。全体成员在碑前排成扇形,颔首默哀;谭老师为烈士致挽词,表达我们无比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党员代表张亮为烈士献上黄菊花,让菊花的清香和优雅永远伴着烈士长眠;随后,全体成员再次默哀。纪念仪式结束后,大家三五一组席地而坐,开始讨论学习十七大精神和参加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一场学习座谈会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座谈会上,党员们纷纷讲述了自己对党性、党风、党的优良传统以及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新体会和新认识,入党积极分子则表示要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入党。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年代,虽然不再需要我们流血牺牲,然而科学之路却同样任重道远,需要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与无私奉献;作为研究生,应该与时俱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中,应该,也必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