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信息职院报》

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作者:思政部 蒋 辉    
2018-12-04     浏览(88)     (0)

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和解惑力需要加强教师学生了解度、加强思政理论学习、丰富授课形式。具体措施包括搭建交流平台、参与值班活动、开展学术沙龙等。同时,要压缩教师讲授时间,增加师生互动时间,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加大教师学生的了解度,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教师与学生相互了解的加深是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关键。搭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推动思政课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兼职担任辅导员、班主任就是一个可行性选择。高职院校对学生管理要求非常严格,这就使得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量也非常大,让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的可行性不如让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高,在现有条件下推动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是加大教师学生的了解度的现实性选择,思政课教师通过与辅导员加强交流来系统深入地了解学生,进而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
  此外,可以安排思政课教师参与学校组织的值班活动,并发放相应的值班补助,让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一起深入学生寝室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沟通,通过定期的交流谈心加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进而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还可以把思政课教研活动放到大学生活动中心去开展,举行学术沙龙,教师与学生畅所欲言,为学生现场答疑解惑,加大教师与学
生之间的了解,进而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
  二、加强思政理论的彻底性,提升思政课的解惑力创造条件促使思政课教师加强思政理论学习是提升思政课的解惑力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深刻地指出,“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旗帜,共产主义是这面旗帜指向的党的奋斗目标。”要保证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思政课教师就必须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文明精华三个领域经典著作的学习,先秦诸子百家的典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新中国历届领导人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西方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著作是西方文明的精华,思政课教师应该静下心来系统深入地研读这些著作,从而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科学性和现实性,进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用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加大教师引进力度,提升师生比,为思政课教师学习提升提供时间,并辅以相应考核机制,促使思政课教师加强思政理论的彻底性,进而提升思政课的解惑力。
  三、丰富授课形式,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课堂笔记、时事分享、课堂抢答和师生问答是增强授课形式的丰富性的有效方式。可以将思政课教师讲授时间压缩为总课时的2/3,总课时1/3的时间用于师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有时事分享、课堂抢答和师生问答。
  每次上课前5分钟为学生时事分享时间,每次课指定 3-5 名学生,每人分享 3 条本周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或对一个新闻进行至少三方面解读,通过在讲台上分享国内外最新重大新闻,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通过对时事新闻的解读,提升学生理论运用能力。
  放学前 5 分钟是学生提问时间,每次课指定 3-5 名学生提问,每人提一个与课程相关的问题,由其他同学或教师回答,通过提问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