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疾病多数是由前庭病变所导致的, 而前庭疾病又分为前庭中枢性眩晕和前庭周围性眩晕。 临床眩晕疾病诊断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患者自发性眼震、 凝视性眼震、 眼球平稳跟踪、 扫视试验、 甩头试验、 位置性试验、 变位性试验以及平衡功能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 但是由于这些都是徒手操作, 无客观依据, 也缺少精细度, 不能予以定量诊断。
视频眼震图的出现, 成功解决了上述临床难题。 通过视频眼罩能记录肉眼难以发现的微弱眼震; 能进行反应中枢功能的视眼动功能检查(凝视试验、 扫视试验、 平稳跟踪试验、 视动性眼震试验)以及反应前庭功能的检查(位置性眼震、 变位性眼震、 双温试验), 并对各种检查进行记
录和定量分析。 通过对上述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 能达到以下目的: 判断前庭功能是否正常; 判断前庭系统损伤的侧别; 判断前庭系统损伤的层面是在中枢还是在周围。 同时利用该项技术为临床治疗提供线索、 观察病程或治疗的效果; 评估前庭功能损伤后功能代偿的情况。 从而, 为患者制定合理的、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并指导患者进行前庭功能康复训练。
该项技术的引进大大提高我院眩晕疾病的诊疗水平, 自引进该项技术来, 我们总共对 200 余例眩晕患者进行了视频眼震检查, 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完成人 耳鼻咽喉科病区 唐博 沈月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