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 - 《武汉纺织大学报》
国学社: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庄生晓梦迷蝴蝶,栩栩如生”,读之忘物;“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读之忘世;“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读之忘我。国学悲悯难释,归于轻盈。在武汉纺织大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个社团组织,他们热爱文学,饱含激情,不辞辛劳,只为了探寻文学的真谛。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国学社社长周静娴,让我们走进国学社,来深入了解国学社。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武汉纺织大学国学社成立于 2009年,是由我校国学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的具有学术交流性质的社团。这些年来,国学社始终以 “传华夏之文明,博中华之大气”为宗旨,坚持“博雅笃志,慎思明辨”的学习态度,培育了一届又一届的优秀学子。
在活力纺大,国学更加丰富多彩。国学社不只是研究古文经典、诗词歌赋,也并不仅仅局限于现当代散文、诗歌,而是已扩展到包括书法、汉服等一系列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学术领域。每周六晚上国学社都会举办“国学知识讲坛”,给每一位国学爱好者学习的机会和展示风采的舞台。为了使社员更好的了解国学,国学社还会定期开展各项活动,如带领社员参观省博物馆、美术馆、辛亥革命纪念馆,组织社员参加省国学知识竞赛、孔子学会,游玩问津书院 、赤壁古战场,感悟国学,重温历史,大家习文识理同研古文精义,求贤纳才共谱清曲流觞,在“学”与“玩”的过程中,社员很好地将国学融入了生活。
润物无声青春无悔现任国学社社长周静娴谈到:“国学社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通过阅读古文经典,认识中国传统风俗、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结合新时代、新思想,启蒙大学生认识现实社会,为我校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提供了一个合理、健康、有针对性和指导价值的良好环境。”为了使我校学子更好的了解国学知识,夯实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基础,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国学社会定期开展国学讲座,邀请校内外知名老师来讲授国学知识。国学社曾邀请华科教授孔祥臣老师、湖北高校联盟创始人张凤篪老师做长期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邀请前省长秘书、湖北书画协会副主席纪岩先生为社员做书法指导。
在国学社浓郁的学术氛围熏陶下,社里也涌现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大学生。其中,国学社成员张涛,以其丰富的国学知识底蕴,在各项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他曾获得闻一多国学公共讲堂“优秀学员”称号,在2015年“青春国学会·国学达人”湖北赛区总决赛中获得三等奖,并在2017年湖北省“国学达人”挑战赛总决赛中,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3所高校选手进行多轮比拼,成功入围大学组十强,并最终获得了决赛大学组二等奖。“润物无声,青春无悔。”因为学校的支持和许许多多爱好国学的学子,国学社才能愈发壮大。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在采访中,周静娴也谈及了以后国学社的发展规划,她说道:“现在国学社在校内外的影响力还是不够大,部分大学生因为不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学也兴致乏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我校更多的学子加入到国学社这个大家庭中来,我会在原有举行国学讲座的基础上,带领大家去各高校进行学习交流,让他们更多的感受到国学的魅力。”今年10月,周静娴带领我校学子参加了由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民政厅、共青团湖北省委员会举办的 “《大学》一百”启动仪式暨第7期《大学》一百公益读书会,意在使我校学子了解更多的国学知识文化,跟其它高校进行学术交流,提高我校国学社的文化底蕴和影响力。
最后,作为国学社社长,周静娴也表达了对新成员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在国学社学到更多传统文化,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学社将会越办越好,“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国学不能忘,精神留于心,衷心祝愿国学社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学通社记者 刘煜昊 黎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