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
发现 · 进展
我校在揭示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全球碳水循环影响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上官周平团队基于全球植物气孔特征参数对环境因子变化响应的数据发现,植物气孔特征参数的变化策略受到植物自身和环境因子的共同调控,未来全球碳水循环变化的主导因素正在由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向气候变暖转变。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生态学顶级期刊《全球变化生物学》。
本报讯 我校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上官周平团队基于全球超过900个植物物种1800多组植物气孔特征参数对环境因子变化响应的数据,在仔细辨析了环境因子对气孔特征参数变化影响程度后发现:植物气孔特征参数的变化策略受到植物自身和环境因子的共同调控,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叶片气孔密度下降,而增温与干旱导致了气孔密度的增加;气孔密度对二氧化碳和温度的响应存在一定的阈值效应,未来全球碳水循环变化的主导因素正在由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向气候变暖转变。此外,还发现气孔密度还受到大气氮沉降、植物物种及试验条件的调控,这些差异性响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下全球碳水循环的预测带来了巨大挑战;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均与二氧化碳浓度显著相关,但气孔指数在历史二氧化碳重塑方面比气孔密度更为可靠。
上述研究结果发表在生态学顶级期刊 《全球变化生物学》上,博士研究生闫伟明为第一作者,上官周平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李世清 杨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