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博施济众,广智求真,实事求是
——访山东大学医学系1957级校友田道正
作者:徐永珍
田道正,山东大学医学系1957级校友,主任医师,山东医科大学针灸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编《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志》,参编《山东医科大学史志》《山东大学百年史》。
正值山东大学115周年校庆之际,记者有幸采访到了医学系1957级校友田道正先生。刚出电梯,记者就看到田道正在楼道里迎接,他的亲切谦和迅速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博施众济,广智求真1986年至1988年,田道正带领中国援西萨摩亚医疗组出国工作两年,西萨摩亚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在生活艰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田道正率领医疗组踏实工作,任劳任怨,创办了南太平洋第一个针灸门诊,受到该国民众的热烈欢迎,同时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赞扬。田道正说,“尽管条件恶劣,任务量大,我们一个同事累病了,我身体状况也变差,可以说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但是这是国家的任务,我有责任有义务干好,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
回国后田道正主编《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志》,从此与历史结缘。当时院史记载完全是空白,田道正只有带着助手去山东省委档案局,花了整整一周时间,翻看了16车书,资料全部手抄。经过4年的努力,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第一部百年史终于问世。之后陆续参与《山东医科大学史志》《山东大学百年史》的编写,田道正始终秉承着求真务实的宗旨,他说:“很多历史问题,不同文献的记录是不同的,还有一些文献记录与我实地走访时候的人物口述不同,对于这些有争议的问题我一定要搞明白。”田道正还特别提到,“其实山东大学从创办到现在不止115年,而是152年,山东大学堂是登州文会馆的分校和延续,所以建校应该从1864年算起。”田道正对现在学生不了解历史的状况表达了深深的担忧,他提到“不了解历史,就不会规划未来,对于一个单位、一个学校来说,没有历史是大缺陷”“山东大学的学生应该认识学校的历史,即使不是非常细致,也要大体上了解”。
田道正表示搜集资料的过程很开心,他现在还在致力于《齐鲁大学校史》第四部《齐鲁大学》和第五部《人物志》的完善,他欣喜地说,“最近我又发现了两位优秀的人物,资料记载不是很齐全,我要进一步查资料进行完善。”他还特别谈到这些出色校友对现在山大人的精神引领,“这些人代表着我们大学的水平和精神,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求知探索,有献身精神。”
田道正一再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求真,有耐心有毅力,没有什么是轻而易举得到的;办事要办实在事,做人要做实在人。”田道正在编写《山东医科大学史志》《山东大学百年史》时没有办公室,没有劳务费,提起这段义务劳动的经历,从他脸上看不到一丝不满,而是满满的自豪,“这点奉献精神我不能没有”田道正坚定地说。回忆往事,反思现在田道正回忆起了自己的大学生活,感叹到:“我们那个时候跟现在比真是时代不一样,条件不一样了。1957年上学时,会议厅和食堂是一个地方,没有凳子坐,我们都是站着吃,吃干粮和窝窝头;宿舍是平房,隔壁是动物实验室,晚上狗叫、猴子叫,我们都睡不着觉;1958年大炼钢铁,学生们都成了钢铁工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就自己种菜,后来吃湖草、槐树叶充饥。”正是因为这段经历,田道正非常排斥现在学生的浪费行为,每当看到食堂里的学生把吃不完的饭菜倒掉,他就很心疼,他说:“我很赞成光盘行动,我也是这么践行的。”
田道正上大学期间,政治活动非常多,学习时间少,学生们非常珍惜时间,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见缝插针式地学习,学生们还经常去教师家中,与教师交流很多,学习效率很高。反观现在,学生们本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但是也多了大量娱乐休闲的时间,一些学生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过多,得不偿失。
田道正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对古典籍、古乐器等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擅长写作的他在大学期间就发表过多篇文章。谈话中记者体会到田道正对文艺体育表现出的极大热情,不仅会写诗、写文章、画画,还喜爱乒乓球、篮球、游泳、跳伞、拳击等多种体育项目,会演奏二胡、笛子、小提琴、大提琴等多种乐器,并且学过三门外语。他语重心长地告诫说,“文艺有益于心理,体育有益于躯体,只有身心健康才能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们要保证身心健康,精力旺盛,这样才能为学业、事业打好基础;要培养广泛的爱好,全面发展,因为各个方面其实是相通的,各个方面相互协调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我的山大,我的家田道正告诉记者,他现在的生活就是“宿舍———操场———食堂”三点一线,整个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就是他的家,从他的叙述中记者深刻感受到了他对山东大学细致而强烈的感情。因为对山东大学历史很熟悉,凡是外国友人来趵突泉校区参观,田道正都会参与讲解,带着外国友人游览各个景点,力图把山东大学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展示给他们,为山大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田道正透露他们校友经常聚会,每次山大校友齐聚一堂都会重拾在山大的美好回忆,活跃在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校友在他们所在之地无时无刻不在宣扬着山大精神。田道正回忆了115周年校庆晚会时的情形,“场面非常热闹,校友间的交流互动很好,每位校友都饱含着对山大母校的关心与祝愿”。
桃李芬芳,再谱华章田道正深切表达了对学生的殷切期盼,对学校进行了美好的展望,并且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田道正认为学生应该做到这么几点:首先,应该沉下心来做研究,加强自制力,学会管理自己,感恩父母,感恩师长,他说,“当我们回首往事,应该觉得没有枉活这一生,要为社会留下点东西。”
其次,作为学生对于枯燥的学业课程,听课应该专心致志,认真听教师讲解,学会抓重点;勤思考,重理解,多讨论;对于难记忆的知识点要反复背诵默写,做到耐得住寂寞,多下苦功。他真挚地说,“你们现在的这段时光是最美好的,一定不要空过,要过得充实一点,学会支配时间。”
田道正还心系山东大学发展,对于学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意见和看法。首先,他认为山东大学应该从严治学,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保持严谨的校风。现在强调个人自由,但是不能自由过度,不能过于放纵,在一定程度上山东大学存在着管理松散的问题。他举了一个例子说,“山东大学的学生守则太笼统了,应该严格制定具体细则以保证实效”。
田道正真切地说,“山东大学留给我最宝贵,也可以说是影响一生的东西就是‘求真求实,实事求是’,我们对自己要实在,对别人要实在,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留下好印象,你要记得在社会上你是代表着山大的。”最后他留给学生的寄语是:“希望你们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求真务实,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正能量。” (徐永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