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 - 《长春理工大学报》
异乡人
作者:史丽花
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外地思念家乡的米线,通过对比不同地方米线的味道,感叹记忆中家乡的味道最为亲切。虽然如今在异地也能品尝到米线,但已不再是自己心中的味道。
被当地人称为“异乡人”,真的是一种很微妙的尴尬。当我在大学生超市旁的小店里端起那“锅”热气腾腾的“过桥米线”,露出一脸震惊和嫌弃的表情时,店长哥哥随口的一句“家哪里的?”竟让我这个本该自豪的“正版食客”略感窘迫。
在外省人的眼中,除却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风花雪月的神秘大理和秀美迷人的古城丽江外,过桥米线似乎是云南的标配。的确,米线是万千云南人最钟爱的食物,大到昆明市区的正规店面,小到乡镇集市的路边摊位,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米线。
米线充当着每一位云南人的早点(北方说的早饭)、早饭 (北方说的午饭)、晚饭,甚至是宵夜的角色,在主食中,它的地位和北方人的米饭不分伯仲。
米线的吃法多种多样。喜欢肉食的云南人,总是乐于在米线中加入各种香气四溢的肉类,精选上好的大棒骨,慢火细细地熬上一整晚,第二天揭开锅盖便可知今日的米线会是何等诱人;精细挑选上等的牛肉,在出锅时混着调料丰富的汤汁尽数淋下,那是绝顶美味;加以细心切片的肥美羊肉被密密地铺于碗底,让人在挑起米线的一瞬发现隐藏的“大餐”,是惊喜,也是爱美食者们的一种乐趣。
记忆中家乡的早晨,总是从飘香的米线开始。早市里两块五毛钱一斤的米线提回家,稍加烹饪,一勺肉沫,些许调料,一碗简简单单的杂酱米线就是让全家人垂涎欲滴的佳肴。到了忙碌的中午,街边小店里刚出锅的,还在上下翻腾的砂锅米线最是让人魂牵梦萦,加一勺钟爱的辣椒,和着满足和愉悦大口咽下,顿时便觉一整个上午的疲累辛劳烟消云散。寒风瑟瑟的冬夜,路灯亮着朦胧的光,米线店铺内飘出的香味使我驻足,进店点上一碗丰盛的牛肉米线,几口就咽下肚去,一瞬间觉得浑身都是暖洋洋的。
米线的做法多种多样,其味道也千差万别,有的远远闻起来就香气四溢,未吃便令人食欲大振;有的细细闻之也是平淡,却在入口后使你越吃越觉得有味道。口腹之欲虽简单,却也是最为本能的,正是记忆中家乡这米线的味道,让我在无数思乡的瞬间,得以获得一丝慰藉。
现在,每当我经过大学生超市旁的那家米线小店,总还是会忍不住地看上一眼,却再没有踏进过。因为,它飘出的味道,和我心中的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