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2日,我们前去海驴岛。行程是同行的亲戚朋友们安排好的,我颇不以为然:岛以驴名,甚是不雅!岛上难道放养着毛驴么?早上出门,就有诸多不顺:拖沓到10点才上了汽车,汽车刚开出了威海,嚯哟!好大的海雾!我愈加不以为然。好几次张嘴想打退堂鼓,张几张,还是闭上了。
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抵达码头。码头上立有个广告说明牌。哦,原来海驴岛上没有驴,它是中国黑尾海鸥的重要栖息地,还是珍稀的黄嘴白鹭的迁徙落脚地呢。我随便瞅几眼,还是大不以为然。
游船有点小,在茫茫大海里破浪前进,一会儿海浪涌来,一会儿风平浪静,小船随之上上下下,颠簸得特别厉害。乘客大都被晃得不大舒服,孩子们更是船头船尾乱跑,又吵又闹,还吆喝着嫌晕。好在航程只有20分钟的样子,海驴岛已经到了。“陪大家转一小会,一定坚决要求早点返程!”我暗下好决心。
随着大队人马,我不大情愿地上岸登岛。懒懒地抬头一望,哇!此前诸多的不以为然,即刻被抛进大海。
映入眼帘的海驴岛,不算很大,但出乎意料的是,岛屿特别的突兀陡峭!面向游客一面的峭壁,尤似刀砍斧劈一般。乍一看,一股苍凉、雄劲的逼人气象立即扑面而来,令人为之精神一振。
啊!海鸥!海鸥!游客们欢呼起来。愈加出乎意料的,是岛上的确栖息着大量的海上小精灵!峭壁上傲然屹立的,是海鸥们,那里是他们的家;海浪里轻松嬉水的,也是海鸥们,那里是他们的粮仓;空中高声鸣叫着的,还是海鸥们,那里是他们的舞台;海滩沙地上憨态可掬的,仍是海鸥们,那里是他们的乐园……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察海鸥:黄色的嘴巴,黑色的眼睛,白色的脑袋和肚子,灰色的背羽和翅膀,标志性的黑色的尾羽,黄黑白灰四色的中国黑尾海鸥,真是漂亮极了。我细细听了听他们的叫声,“鸥鸥鸥鸥……”,看来海鸥的这个名字,就是从他们的叫声而得来的啊。
海鸥是海驴岛当之无愧的主人。他们特别地好客,一群群地聚集在一起,眼巴巴地盯着游客,向大家扑扇着翅膀。不用说,他们饿啦!望着这群孩子般的可爱精灵,没有任何人能够拒绝他们的请求,大家赶紧把专门买的鸥粮投给他们。海鸥们蹦来蹦去,快乐地追逐美食。我投的玉米粒,他们不屑一顾。孩子扔的火腿肠,才是他们的最爱!一只小海鸥,一直凫水跟着孩子,火腿一来,一口就能叼住、吞下。
不一会儿,海鸥们吃饱了,比孩子们还懂事,立即像答谢似的,给游客们表演起来。他们展翅高飞,自由翱翔在蔚蓝的大海和陡峭的海岛之间,潇洒自如。游客们的头顶上,满是清脆的鸥鸥声,大家如醉如痴,有人还孩子气地慨叹道:“我要是能变成一只海鸥,那该有多好啊!”人们哄笑着,忙着跟海鸥群合影留念。
我也抓紧拍了两段海鸥群的小视频,不禁为自已一路的牢骚满腹感到羞愧。海驴岛,真值得一游!感谢亲戚朋友们!没有你们安排行程,我这个懒散的迂腐书生,哪会有登岛的机会。略有遗憾的是,这次我们没能看到珍贵的黄嘴白鹭。因为还未到它们的迁徙季节。
离岛的时间到了,意犹未尽的我们登上返程船。返程的游船大了许多,自然平稳得多。孩子们也不喊晕船了,叽叽喳喳地交流着。我听着听着,又有了出乎意料的收获。原来,海驴岛的得名,竟然与猪八戒有关。当年他做天蓬元帅的时候,曾在夜晚从威海偷了几只鸡和一头驴,半路天亮只好把它们抛弃在大海。鸡和驴沾上了仙气,分别就化作了海驴岛和鸡鸣岛。“天上没有玉皇,海中没有龙王。”但听着孩子们口中这美丽的传说,我扭头回望,海雾缭绕中的海驴岛陡然多了几分神秘的仙气……传说当然只是个传说。我用手机搜索了一下,又有了更大的惊喜!海驴岛,竟然是威海荣成西霞口村开发的旅游区。该村,1953年就建立了胶东很早的互助组,1979年后仍然坚持集体经济的道路。如今,已经发展成遐迩闻名的超级富裕村。海驴岛、神雕山、成山头等等,都是该村集体经营的产业。1300多村民都有稳定的收入,免费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几乎过上了共产主义般的美好生活。
“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西霞口人用自己的双手,依靠集体的力量,创造出了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我老家栖霞,和西霞仅有一“木”字旁之差,老家也有九龙“口”(多个村名中带“口”字),自然条件有不如西霞口的地方,但也有胜过西霞口的地方。栖霞老家的乡亲们,如果也能和西霞口人一样,过上和谐共富的生活,那该多好啊。再回望波涛浩渺的大海,忍不住感慨万千……(作者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