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抗战·农大人
投笔从戎耀青春
江树人
文章介绍了曹本钧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响应号召参军并参与远征军的事迹,他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加入远征军辎炮十四团,负责运送医用药品直至抗战胜利。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在纪念中国近代史上这 一重要事件的时刻,我们不应 忘记在抗日战争中曾为国家 效力的仁人志士。现已91 岁 高龄的我校理学院农药教研 组退休教师曹本钧先生就是 当年投笔从戎的爱国青年学 生中的一员。
曹本钧1942 年入读西南 联大化学系,1944 年下半年抗 日战争正处于一个艰难时刻, 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遭受 严重挫折。当年8 月27 日,蒋 介石发出“一寸河山一寸血,十 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决定征 集十万知识青年组建中国青年 远征军。国民政府的这一举措 既是为了应付战时的紧急局 势,也有战略反攻方面的考虑。
为了响应国民政府的号 召,当时主政西南联大的三位 常委张伯苓 (原南开大学校 长)、蒋梦麟(原北京大学校长) 和梅贻琦(原清华大学校长)联 名表示热烈拥护,并以教授会 名义发表了从军建议书,成立 了西南联大从军征集委员会, 由主持西南联大全面工作的梅 贻琦担任主任,理学院院长杨 石先和工学院院长施嘉炀任副 主任。这是西南联大自抗战爆 发以来的第三次征兵运动,这 次报名参军的踊跃程度远超过 前两次。至1945 年1 月3 日, 西南联大报名参军的学生、教 师和职员总数达318 人,经过 体检266 人合格并应征入伍, 当时正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曹本 钧也在其列。
为了表彰参军师生们的爱 国之举,西南联大校方在校园 内竖立了镌刻有参军师生名字 的石碑,校方的青年组织还给 参军的学生每人颁发了一枚银 质戒指,上面刻有“西南联大学 生参军纪念”的字样。当时云南 的《民国日报》也发文赞扬西南 联大师生的爱国精神和行动。
在西南联大入伍的266 人 中,包括曹本钧在内的178 人 被编入由方先觉担任师长的远 征军207 师。1945 年3 月通过 外语考试,曹本钧被编入远征 军辎炮十四团。该团在团长简 立带领下,乘美军运输机飞抵 印度丁江,后转乘火车到达印 度兰伽。他们在兰伽美军开办 的汽车学校接受了一个月的驾 驶训练后,开始接受运送战时 物资的任务。曹本钧所在的四 连两人一部卡车,负责从兰伽 至加尔各答运送医用药品的任 务直至抗战胜利。
1945 年8 月,曹本钧所在 部队奉调回国,先驻扎昆明,后 转赴南京。1946 年6 月,曹本钧 退伍;次月,重新回到北京清华 大学,继续因军旅生涯而中断 了一年多的学业。
1949 年,曹本钧完成在清华 大学化学系的学业,毕业后分配 至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 系农药教研组任教,直至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