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抗战·农大人

一生不忘百姓恩

尹保蕴

2015-06-10     浏览(115)     (0)

本文介绍了父亲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经历,包括父亲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情怀。文章回忆了他父亲参加革命时,在冀南一带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表现,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此外,他还父亲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多个职务,并离休后陆续撰写和出版了诗集、散文集、回忆录等,表达了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情怀。


  在全国人民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 周年的日子里,我的心情很不平静,常常想起已经故去的老父亲,他老人家不平凡的经历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我的父亲何耀明是河北宁晋县人,原名尹贵勋,1925 年生人,1939 年参加革命时只有14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一直活跃在冀南一带。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他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炸炮楼、除汉奸,被日本鬼子和汉奸称之为“活要命”。
  新中国成立后,我父亲历任柏乡县县长、邢台县县长、县委第一书记、北京农机学院党委副书记,1984 年离休。离休后他陆续撰写和出版了诗集 《心之歌》、散文集《有暇自哀》《丹心·绿叶》、回忆录《一个小兵的自述》和《老残牛反刍》,表达他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情怀。 2014 年7 月,老父亲病逝,享年 90 岁。
  自打幼年,我就知道父亲是一个很繁忙的人,总有做不完的大事情。父亲还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经常给我们姐弟四人讲他在抗日战争中的经历,讲在危难时刻老百姓舍生忘死保护他的故事,讲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道理。在《一个小兵的自述》里他写道:在血雨腥风中,我结识了许多大娘、大伯、兄弟和姐妹,尝到了人生 中最真实和最贵重的革命情 谊。他们宁可自己和全家人牺 牲,也要保护抗日工作人员。
  1941 年11 月,父亲被派往 宁晋县一区担任区长。当时正 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形势 非常严峻,日伪军在一区根据地 的北鱼镇安扎了据点,在全县三 十七处筑起了炮楼,并开始对我 抗日根据地进行反复“扫荡”,实 行野蛮的“三光”政策,每当掌握 一点“共匪”的信息,便发动疯狂 的袭击。
  一天拂晓,敌人包围了东 里村。伪军逼迫群众抱来棉花 柴堆成堆,然后点燃。日军队长 问联络员曹恒水:“何耀明是不 是住在你们这里?”其实,曹恒水 是共产党的秘密联络员,只见他 一脸迷惘地回答:“太君说的什 么,我不明白。”
  翻译官又重新翻译了一遍 日军队长的话,曹如梦初醒似 地说:“太君,何耀明可不敢到 这边来。”
  日军队长一脸狞笑:“你的 明白,何耀明这边的有!快说! 在哪里?”两个日军立刻把刺刀 顶到了曹恒水的胸口。曹神态 自若:“我每天替太君侦查,他 住在哪里怎么敢叫我知道?”
  “交出何耀明,金票大大 的!”日军队长恼羞成怒,一把揪 住曹恒水的衣领,指着面前熊熊 燃烧的火焰,大声喝道,“交不出 何耀明,你死了死了的有! ”
  “看来今天你们纯粹是要 我一死,”曹恒水一边冲着翻译 官说,一边拨开日军的战刀,纵 身跳进腾腾燃烧的棉柴堆。
  这时被逼来接受“匪民区别 目测”的村民群情激奋,齐声大 喊:“曹恒水可是好人啊!”还有 几个年轻人不顾一切地冲上去, 把曹恒水从火堆里拖了出来。
  看到曹恒水纵身跳火,日 军以为又劳师动众扑了空,但 仍不甘心,最后就把烧伤了的 曹恒水,连同“目测”出的曹文 进、李二杭、曹小水、曹全文等 五名“共匪”带回了宁晋城内日 本宪兵队。
  日军从曹恒水嘴里没有榨 出丝毫的“共匪”情报,便对曹文 进、李二杭、曹小水、曹全文四人 施加毒刑。从正月十二的拂晓到 四月三十日,经过一次次刑讯逼 供,他们五人遍体鳞伤,但始终 未向日军吐露半点实情。实际 上,很多村民都知道当时我父亲 就在东里村组织抗日活动,曹恒 水还知道当晚我父亲就藏在曹 芳辰家的牲口棚里……父亲说:“共产党、八路军 就是在民众丛林中生,在民众 的丛林中长,广大人民群众就 是永不凋谢的丛林屏障,”“即 使淘尽长江之水,也报答不完 宁晋县人民对我的恩情。”
  每当想到这些,我都情不 自禁地为父亲感到骄傲和自 豪,对在抗日战争中英勇不屈 的前辈和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 英烈心怀感激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