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石河子大学 - 《石河子大学报》

他是一盏明灯
动物科技学院2000级毕业生 龙杰、刘良波

2008-06-15     浏览(96)     (0)

  老师是一盏明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我们的恩师代江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像耕牛一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却是为学生铺平道路;他像蜡烛一样默默无闻,静静燃烧,却是为学生照亮人生之路。
  初识代老师是在2003年2月27日,那是我们大三下学期准备去实习的日子。虽已立春,石河子却是冰天雪地,零下20多度的严寒让人感觉不到任何春天的气息。学院宣布实习安排后,我们只知道带队老师叫代江生,但此前并没有见过。天刚朦朦亮,同学张云峰就通知我们说代老师已经带着拉行李的车过来了,赶快收拾行李,准备装车。当时很多同学还没有起床,有些还抱怨太早。我们下楼后看到一辆小货车早已停在门口,先前到的几个同学已经爬上车,车旁站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一米七多的个子,看起来很和善。他不停地指挥车上的同学按行李的形状和性质合理地装车,还不时爬上去看看,眉毛上已经结了白白的一层霜,可见已经在外面站了很久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就是代老师。
  同学们陆续带着行李出来了,代老师更加地忙碌,他跑前跑后,指挥同学按顺序装车。大概两个小时后,车装好了,他挑选了4名结实些的同学和他一起随行李车走。他们走后,我才想起来,他们连早饭都还没有吃。
  我们的车下午天快黑时才到达实习地点,代老师已经和那4名同学收拾好了屋子,点火生好了炉子,屋子很长时间没有住人了,但因我们的到来充满了生气。
  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代老师,觉得他为人和蔼可亲,办事踏实认真,工作废寝忘食,是一位很不错的老师。
  此后,通过实习中不断接触,我们也慢慢了解到代老师的一些基本情况:代老师是动物科技学院87届畜牧本科班学生,毕业后在团场干了8年,从普通的技术员做到畜牧科副科长,又被调回到了学校。在学校,由于代老师生产实践经验丰富,基本功扎实,刻苦钻研专业技术,进入了刘守仁院士课题组,成为了兵团军垦型细毛羊专家组羊毛分析专家,负责动物科技学院的羊毛分析实验室。又因为他生产实践经验丰富,所以每年院里的学生实习都要他带队下团场,一住就至少三个月。每年的教学,他都是上半年带实习,下半年给学生讲课,平时还有繁重的工作要做。
  代老师做事非常认真,实习的时候,对我们要求也非常严格。他要求我们像场里职工一样按时上下班,忙的时候要加班,并以身作则,每天早上总是第一个起床,然后督促我们起床整理,一起吃早饭后,嘱咐我们上班注意安全,干活要认真。实习中,他细致地教我们什么活应该怎么办,不厌其烦。有一次去种羊场测羊毛,天气热的穿件背心都冒汗,他和我们一起蹲在臭烘烘的羊圈里,教我们测羊的羊毛弯度、油汗、毛长,羊的胸围、管围等等各种数据,直到把所有数据测完,才领我们回去。
  在实习期间,我们同学之间虽然相处比较融洽,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小矛盾,导致一些不愉快。每每出现这种情形,代老师都会了解情况后公平地分析矛盾双方的责任,化解不愉快,同时教给我们怎样做事,怎样做人。
  代老师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每当休息的时候,他都会提出为我们做拉条子、揪片子吃。我们都很高兴,大家会一起动手,热热闹闹地做顿饭吃。
  在代老师的指导和照顾下,半年的实习生活很快结束了,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这只是一个阶段学习的结束,对于代老师来说却是另一阶段工作的开始。辛苦的实习对于我们来说一生可能只有这一次,对于他来说却是年复一年,更辛苦,而且没有止境。
  转眼已经毕业4年多了,当年代老师亲自带过的学生,现在大多奋战在兵团的畜牧行业,不少已经研究生毕业开始崭露头角了。正当我们准备迎接新的挑战时,却听到恩师累病倒在科技服务点的消息。消息在历届同学之间迅速传开,大家都特别担心老师的身体,纷纷前往医院探望,不能过来的就打电话探听老师的病情,并自发为代老师捐款,希望他能尽快好起来。
  老师您可知道,学生也记得您的好,他们同样热爱您、尊敬您。同学们真心希望您能尽快好起来。
  祝愿所有老师一生平安,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