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石河子大学 - 《石河子大学报》

背景链接: 多年来,石河子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及兵团党委的号召,与有关部门和地方紧密配合,相继在兵团十四个师、乌苏、沙湾、玛纳斯等地进行科技服务、扶贫。在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和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组织各专业的科研人员,开展联合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帮助当地群众学科技,用科技改变贫困面貌。通过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送进乡村,送到千家万户,为贫困团场脱贫致富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自1996年以来,学校共派出专家教授2700余人次,长期驻点(半年以上)400余人次。制定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等710项;办技术培训班281个,培训科技骨干6370人次,培训农工30000余人次;传授实用技术310余项,转化科技成果207项,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扶贫服务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像曹连莆、乐锦华、李国英、李大全、王荣栋等在疆内知名、国内有影响的专家教授。

他给了我们父母般的温暖动物科学系07级民族班 买合布班、赛伊迪

2008-06-15     浏览(51)     (0)




  我们班于2006年9月入校,第一年为预科,学习汉语。我们接触的第一位老师就是代江生。他知道我们不熟悉学校,领着我们从农学院主楼开始,参观了我们即将用来上课的每一个教室,并帮我们在校园里照相,这是我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因为初次离家、不适应大学生活,班上的一位同学花钱没有节制,连续两个月花销超过1000元。代老师发现后,找他谈话了解情况,告诉他生活应该有规律,应该多替家人着想。代老师还当着这名同学的面,联系了他的父母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此后的日子,代老师对我们十分关心,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从学习到生活无微不至。让我们感受到了只有在父母那里才能感受到的温暖……刚入校的时候,有些学生的汉语水平十分低,为了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代老师想了各种办法。比如安排汉语水平好的学生帮助他们,经常组织一些能提高汉语水平的活动,不管多晚都亲自过来检查我们上自习的情况……就这样,短短的一个学期,这些学生的汉语水平就提高了很多。
  我们班有80%的学生来自农村,家里的经济、生活状况不好,其中单亲家庭3个,普遍存在家里兄弟姐妹多、上学等着用钱的情况。代老师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特别担忧,鼓励这些学生不要因为贫困而退学。他以写申请或亲自见面的方式与校、院领导联系,说明这些学生的难处,依次为他们争取到了补助金和助学金。提到这些,我们好多学生都对代老师十分感激。
  代老师用自己强大的责任心教育我们,教我们怎样学习,怎样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怎样得到最佳的成绩。每次我们参加活动,他都默默地为我们提供帮助。在老师的支持、鼓励下,我们无论学习还是参加各种活动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当我们听到代老师住院的消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家为了解老师的病情每天都要到学院领导那里去。我们不理解得病的为什么偏偏是我们的老师,代老师为他人做了那么多好事,好人应该有好的生活。听说学院为代老师捐款后,我们班也自发进行了捐款。我们知道这点钱相对老师的医疗费来讲,只是杯水车薪,但是我们只希望老师能早点好起来,早日康复出院,继续带我们……代老师为我们做的事是只言片语说不完的。当我们班主任的近两年的时间里。他教我们怎样关心别人,对工作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对生活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还有教我们怎样做人……遇到这么好的老师,应该算是我们在大学4年里最大的收获。
  此刻,代老师的生命受到了威胁,但我们相信以老师坚韧的心,一定能战胜病魔。我们相信老师,我们支持老师,我们动科07民班的所有学生都在等着老师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