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多数学子认为实践动手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首位要素
调查显示,我校学生普遍认为应用型人才应具备前三位要素分别是“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沟通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选择“科研开发能力”的人数相对最少,只占26%。 图1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要素
(二)校外实践课程是学生提高个人知识素养的首选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校外实践课程是学生提高个人知识素养的首选。相比“专业理论课程”和“校内实验课程”,文科生选择“校外实践课程”的比例明显偏高,达69%;而理科生对这三项的选择较为均衡。这说明,我校理工科学生相对于文科生来说,更注重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而文科生更渴望通过校外实践课程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
图2提高个人知识素养的有效途径
(三)年级的上升与学生对个人实践应用能力的满意度成正比如图3显示,学生对个人实践应用能力的满意度随着年级的上升而递增,反之,不满意度随之下降。
图3各年级学生对于个人实践应用能力的满意度
(四)多数学生不确定能否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习工作中调查发现,对于 “是否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习工作中”,46.25%的学生选择“说不清楚”,相比选择“比较符合”的学生超出16%。这与我校大部分在读学生还没真正参与社会工作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图4你是否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习工作中
(五)超过1/3的学生认为现有专业课教学内容能满足基础理论的学习及培养实践能力调查显示,超过1/3的学生认为现有专业课教学内容能满足基础理论的学习及培养实践能力,但仍有1/3学生持不确定态度。
图5你认为现有专业课教学内容是否能满足基础理论的学习及培养实践能力
(六)大部分学生认可实验课对于实践及应用能力的提升作用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的实验课能有效培养实践能力及应用能力。
图6实验课是否能有效培养实践能力及应用能力
(七)大部分学生认为实践课是提高应用能力的首选调查结果显示,实践课是多数学生提高应用能力的首选,占38.75%。其次是选择“见习、实习”,占23%。“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认可度较低的一种方式,仅占2%。
图7提高大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八)大部分学生认为“增加实践方式,组织学生去实习见习”是最能加强专业实践性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方式
图8最能加强专业实践性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