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莆田学院 - 《莆田学院报》

我为国家做了什么

2008-10-27    


  □我先后两次被选派出国深造,我都按时回国,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回国后主要从事两项工作,一是教学科研和指导研究生工作,主持省级科研立项7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40余篇论文。二是,服从组织的选派到革命老区贫困县———株洲炎陵县担任科技副县长,历经三年的时间,为脱贫致富尽职尽责。1996年3月全家回到家乡莆田,开始在我校任教,担任莆田市高等专科学校、莆田学院教务处处长。学校升为本科,教务处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2007年3月因工作需要被聘为系主任,一年多来,与同系教师一起努力工作,使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两个本科专业顺利通过教育厅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的评估。 ———土建系主任、教授余德新□对于学生的培养,我是尽心尽力;对于科学的研究,我也是不遗余力。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每个学生以后都要跟病人打交道,我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教会学生要时刻记住“救死扶伤”的使命,要对得起良心办实事。课外之余,我还会开设讲座,希望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同时,我从事糖尿病课题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我也还为儿童社区康复项目做过翻译,与同仁们一道为校“专升本”献策献力。———医学院教授王秀国□扪心自问,我这大半生所从事的主要工作不过三项:第一项:科研工作。四十年生涯里,我主编、参编、合译了多部著作。此外,还发表了各种研究论文20篇,写了各类文章数百篇,总著述约两百多万字。获国家、省、市各级优秀学术论著、优秀论文奖多项。第二项:教学工作。从60年代初至今,我从事文学专业教学工作已历四十个春秋,先后在辽宁、山东、福建等高校讲授多门课程。并被举荐为青岛大学申报“文艺学”分支“戏剧学科”硕士点首席硕士生导师。也发表过教学研究论文,得过教学优秀奖,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第三项:编辑工作。1980年考入辽宁社会科学院后,一直担任院刊《社会科学辑刊》文学编辑。十三年里,共编发文学学术研究论文百余篇。其中多篇为《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转载,为后来人留下了一批文学研究资料。———中文系教授宁殿弼□首先,我是一名医生,我能为国家做的就是做好本职工作。用最少的钱,把病人的病治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细胞都好了,国家也能健健康康。其次,我是一名教师,教育是国之根本,我能教书育人,培养后备人才,是国家对我的信任。
  ———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兼职教师林群英□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勤勤恳恳搞科研,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把我学到的知识交给学生。另外,我努力做好学校的迎评工作,也算是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了点小事吧。———校教务处处长助理陈智雄博士□作为高校的一名辅导员,我工作上尽职尽责,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真完成学校交给我的任务。另外,我会通过论文或者建议的形式,给国家以及我校的教学方式建言献策,也算是我对国家教育改革的一点小贡献吧。 ———管理学院辅导员陈国成□高中时,在了解了保钓行动的始末后,我组织了几名同学开展了声援民间保钓团体的签名活动,当时怕校方知道,只敢私底下进行,请认识的人互相传递横幅,后来设法与民间保钓人士联系,把签名的横幅寄了过去。这事情当时做得极有激情,同学都挺支持,若有条件还真想奔到钓鱼岛去。
  ———05级学生、原校报文艺部副主任柯明河□香港回归的时候,作为我们小学号队的指挥手,我参加了镇上的庆祝仪式,为祖国祝福;非典和汶川地震时,作为当时校学生会的主干,我参与各种支援祖国的活动;现在,作为校学生会主席,我带领成员们共同努力,承担祖国交给学生干部的职责。———06级学生、校学生会主席周灿雄□我是来自四川灾区的一名普通学生。地震期间,受到了国家的关注和关怀。其间,我积极地参加志愿者活动,每天除了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就凭着几个馒头和一瓶水帮忙搬运物资,但我快乐着,因为自己尽了一份力,带给北川平武灾民一份希望,同时也为国家减轻一份负担。 ———08级学生、四川绵阳学子何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