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莆田学院 - 《莆田学院报》

国家为我做了什么

2008-10-27    

  □校报组织的这次讨论很有意义。弄清我和祖国的关系,明确“我和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政治基础。我们这一代人,生长在和平年代,又赶上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社会安定稳定,国家日益强盛,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是国家为我们所做的最大的好事。这也使我们能心无旁骛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我们要倍加珍惜。 ———校党委副书记黄金森□可以说我是完全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初中高中我都是免试直接保送升学的,1964年考上了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应该说是党和国家把我这个农民的儿子送到了高校,让我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党组织的培养下,我于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党和国家又给我提供了工作的机会,并且两次派遣我分别到瑞典和日本做高级访问学者。两次的出国深造多层次丰富了我的阅历和学识。党和国家对于我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都给予了肯定,我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并晋升为教授。另外,对于我其它方面所付出的一切也都授予了较高的肯定,给予了我“国家科委振华科技扶贫服务奖”等各种等级的荣誉称号。 ———土建系主任、教授余德新□我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的人民子弟兵,我与祖国一同长大,我经历了教育事业的演变,从“文革动乱”到“恢复高考",从"低薪水"到"高收入"均得益于我党的好领导,好政策。国家为我做了很多,从学生到教授,并曾出国留学,是国家为我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奖学资助;从普通讲师到教育一线工作者,是国家为我提供均让我满意的生活、住房、待遇。正是好的社会制度,亲民爱民的党政策,安定的环境才让我有今天,感谢祖国! ———医学院教授王秀国□我出生于一个纯农民的家庭,在我尚未成年时,我的父母先后因病离我而去,虽有兄姐的照顾,但扪心而问,我发展至今,能在高校的讲坛上耕耘了26个年头,全是祖国给予的,作为出生地,我爱她;作为社会主义的大国,我更爱她。———社科部副主任、副教授林文景□作为一个中年人,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法律意识也增强了。民生的利益至高无上,我想,这也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
  ———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兼职教师林群英□总觉得到目前我为国家做得太少太少了,国家为我做得太多太多了。出生以来,直接养育我的是父母,我读书工作、拿工资,做了我该做的工作,有时很较真,有时也偷点懒;60后人,苦受的不多,该念书时,也还算太平。考学、工作正逢时,不像老三届那一拨常常感慨。我的日子也一天一天好过,结婚生子,事业进步,家人平安,总是舒心的日子多。———校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卢耿耿□一是完善的教育系统,使得我有机会从小学生一直成长为博士生;二是宽松的工作环境,使得我工作得非常开心;三是良好的社会待遇,使我生活得非常幸福;四是和平的政治环境,使我活得很安逸。———管理学院讲师陈秀琼博士□国家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都会给予一定补贴减轻其负担。我本人也属于国家对研究生特殊政策的受益者,在我读研的时候国家给了我公费读研的机会,每个月会有200元的补助,可以说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另外,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的个人发展方面提供了很多的机会,让大学教师有机会继续深造。———土建系教师陈凡□我感谢国家为我的成长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我们的国家从建国以后就一直面对着“多事”的国际背景,但国家秉着一贯的隐忍态度,沿用抗议,严正交涉。我觉得采取这种方式处理,为的都是广大民众,实在很不容易,国家为我们所有人赢得了宝贵的59年。
  ———05级学生、原校报文艺部副主任柯明河□作为一个从工薪家庭走出的普通的孩子,一个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可以让全家止涕为零的孩子,一个父母的人生曾被动乱改变的孩子,我还能奢求什么?改革开放,让我们全家不再为十平米的房子看人脸色;教育事业的发展,让普通人家的我走进了大学校园;综合国力的增强让我可以为奥运而欢呼,为神七而自豪。
  ———07级学生、校第五届主持人大赛“金话筒”得主藏琨□我母亲多病,国家有了农村医疗合作社;我妹妹上初中时没钱交学费,国家推出九年义务教育政策;汶川地震后,国家为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学校给我减免了学费。身后这个强大的祖国,困难之际,她总是雪中送炭,解决燃眉之急。———08级学生、四川剑阁学子罗金红□国家不仅给我们物质上的鼓励,更重要的还给我们心灵上的慰藉。———08级学生、四川江油学子郭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