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两岸专家共研土壤科学发展大会召开
我校资环学院主要承办 张福锁连任新一届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土壤科技工作者参加会议。会议主题为土壤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讨论了土壤科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和环境健康等内容。大会颁发了奖项,我校教授陆雅海获得中国土壤学会奖。会议还选举产生了第十一届中国土壤学会理事等。
本报讯 9月25日,由我校资环学院主要承办的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会在北京九华山庄隆重开幕。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中国土壤学会首席顾问、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赵其国,三院院士石元春,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委朱兆良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更另院士,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所长周健民研究员,中华土壤肥料学会理事长、台湾中兴大学陈仁炫教授,中国科协学会部部长朱雪芬,我校校长柯炳生等出席开幕式。我校资环学院院长张福锁教授主持开闭幕式,全国共1600余名代表参加了为期四天的会议。
张桃林在开幕式致辞中说,这次代表大会是中国土壤学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盛会。他希望学会充分利用人才荟萃、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推动土壤科学的发展;希望土壤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学工作者,一如既往地发扬老一辈科学家树立的光荣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他说,我们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加强土壤科学理论研究,抢占世界土壤科学制高点;加强土肥科技自主创新,为我国现代农业提供急需的土肥新技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既能解决生产问题,又在国际学术界有重大影响的生力军;加强土肥科技的推广应用,真正把科学技术送到农民手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切实推动我国土肥科技的发展。
柯炳生在开幕式致辞中代表我校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强调了土壤对于农业、国家粮食安全和资源环境安全的重要意义,赞扬了为了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长期以来一批批、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所取得重大成绩。他还介绍说,目前我校有一大批活跃在一线的中青年土壤科技工作者,他们年富力强、思想活跃,研究成果直接面向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同时又处于国际理论研究的前沿,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土壤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石元春、赵其国、Ohio State University教授、国际土壤学家Ratten La、张福锁等分别作大会报告。
会议中,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土壤科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安全和环境健康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和理论。
闭幕式上,大会颁发了第二届中国土壤学会奖、第三届中国土壤学会科技奖、第二届硫肥研究杰出贡献奖、首届优秀青年学者以及先进个人和单位奖项。我校教授陆雅海获得中国土壤学会奖,李隆等“间套作体系根际效应促进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机理研究”项目获得第三届中国土壤学会科技奖一等奖,范明生、胡克林获得优秀青年学者奖,李保国作为北京土壤学会理事长获得先进个人奖。
大会还选举产生了第十一届中国土壤学会理事、副理事、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和理事长等,张福锁再次当选为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周健民继续担任理事长。 (桂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