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式现场 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 供图
本报讯9月23日,首届中德领袖论坛在北京大学正式启动。本届论坛以“敢于信任”为主题,通过多元化的人文交流,旨在传递和深化“一砖一瓦筑就坚定,一点一滴汇聚信任”的宗旨和理念。文化部部长蔡武、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贝塔斯曼基金会副董事长莉兹·摩恩(LizMohn)以及30余名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德间各领域交流的特邀嘉宾共同出席了论坛开幕式。
蔡武在致辞中强调“民,无信不利;国,无信则衰”,长期以来,中德两国坚持以互信互利为基础,目前两国关系进入到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朱善璐对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并介绍了北京大学的历史沿革以及北大在中德教育和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在开幕式上,著名作家李洱以“建立信任”为主题,指出“信任”在从“陌生人社会”向“熟人社会”转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揭示了“信任”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北大哲学系韩水法教授和来自德国的乌特·弗雷弗特(UteFrevert)教授分别围绕“理解信任”,以各自研究领域为切入点,从不同的视角深入分析了中德两国间基本文化形态及异同,阐释了“敢于信任”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合作互惠、互利共赢的基石。
本次论坛由文化部、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和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为期两天。来自中德两国文化、政治、经济、学术等领域的与会嘉宾将继续围绕如何建立互信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廖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