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扬舒缓的古琴声中,弟子们身穿黑白两色直裾缓缓步入场中,齐声鞠躬道:“吾等久闻公孙先生大名,今日特来拜师,望先生成全。”10月27日,由历史文化学院史学沙龙社团举办的大型“拜师礼”活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
我国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习俗,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谈起举办活动的初衷,史学沙龙社长王双全表示,通过在全校范围内随机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师礼文化、汉服文化等知之甚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使尊师重道的校园风气更加浓厚。
拜师礼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呈现,通过还原古时老师选拔学生、学生学习“六艺”、敬拜先师、呈拜师贴等拜师流程展示了传统礼仪。在“拜师礼”中,老师身穿青蓝色道袍,安坐于席上。四位身着黑白两色直裾的弟子,将手藏在长袖中,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对老师行长揖礼,继而双手过眉敬献红包和投师帖子。学生们的动作小心谨慎,表现出古时学生对老师的敬畏之情。“愿收尔等四人为徒,入门首重人品,以诚处世……”师傅缓缓道,并给弟子做回礼帖。随着“拜,兴,礼成!”的声音响起,拜师礼圆满结束。随后二十位社团成员依次展示了射箭、弹琴、古典舞等传统技艺,让场下二百多名观众充分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掌声经久不息。负责人介绍,所有参演人员,均为史学沙龙社团成员,从活动的策划到举办,也都是社团人员合作完成,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拜师礼增加了选拔弟子的环节,避免了传统礼节的枯燥无味,增加了故事性和趣味性。
这次拜师礼让很多从未接触过古代礼节的大学生很有感触。历史文化学院的李宁说:“历时一个小时的拜师礼,提高了我对历史研究的兴趣,对‘礼’也有了全新见解,以后会把‘尊师重道’这四个字深深刻在心里。”毕业后想做一名历史老师的王曙光表示,在鲁东大学这样一所有着多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学府举办“拜师礼”,有助于在学生中宣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思想,让师范生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
在场观看拜师礼的王静老师,认为这种还原古礼现场、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对于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希望观看的学生们能在这次文化体验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无论是在现在求学中还是在日后为师时都能将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