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北大学生有了第二课堂的“成绩单”和“纪念册”校园生活简历项目开始实施
北京大学推出校园生活简历,记录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经历,成为学生在校期间表现与综合素质评价证明。项目将结合校园生涯规划项目,建立第二课堂认证机制,具有纪念意义。目前只收录了近期的数据。
本报讯在北京大学2010年新年联欢晚会上,校团委、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推出了记录北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经历的校园生活简历,这份简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录下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而且也将成为学生在校期间第二课堂表现与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力证明。
北京大学丰富的课外活动成为了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生活简历就是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第二课堂经历的成绩单和纪念册,它将第二课堂分为“服务社会”、“热爱生活”、“追求发展”三大板块,通过网络平台,记录每个学生的第二课堂参与经历,并进行参与身份认证,随时供学生查看。与传统的学生自制简历不同的是,它的生成方式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是随时记录学生成长历程的跟踪式简历,而不像传统的仅在有需要时才制作的总结式简历。
目前校园生活简历分为就业版和纪念版两个版本,就业版是为学生们就业时提供正式证明所准备;而纪念版是专门为大家精美设计的用于记录校园生活的“纪念册”。
校园生活简历项目从筹备到实施大致分为三个环节:开发校园生活简历网络系统;收集并审核学生课外活动数据;由点到面,逐步扩大校园生活简历覆盖面。前两个阶段现在已经完成,学生可以通过登录校内门户,点击“校园生活简历”链接查看自己的简历信息。
目前该系统只收录了2009月9月以来的学生课外活动数据。目前,系统认证的活动还只包括了校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社团所组织的重要活动,学校其他部门、各院系以及校外活动将在2010年春季学期开始逐步纳入认证范围。对于过往的数据,学生可填写简历模板,然后随相关证明材料一并交至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以便将数据导入系统。
校园生活简历项目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意义。简历项目将结合校园生涯规划项目共同实施,网络系统中不仅有学生第二课堂参与经历的记录,还有校园生涯规划系统,引导学生思考和制定“我的大学”计划,指导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积极寻找学习、成长的空间。其次,校园生活简历项目将建立起一套第二课堂认证机制。校园生活简历项目将使学生的第二课堂成果有形化,同时也能为学生就业提供一份第二课堂经历的正式认证。再次,校园生活简历对于每一位学生都将具有非常珍贵的纪念意义。(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