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人格是人生的最高学位”

———记我校校友、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教授赵斌

2013-06-24     浏览(90)     (0)




  他崇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教学论,坚持用“人格是人生的最高学位”的思想激励和引导学生;他用“亲情教学方式”授课,与学生亦师亦友;他师德高尚,诠释了“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的深刻内涵。他就是我校校友、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赵斌。
  赵斌1990年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原长沙水利电力师范学院)热工技术专业。毕业后,他就到开滦矿务局发电厂参加工作,先后从事电厂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历任车间副主任、车间主任、副总工程师、厂长、经理等职务。2003年,他被调入河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主要从事工程热物理及先进发电技术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是河北省精品课程《传热学》的负责人,兼任河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会员等职务。
  2003年,赵斌调入当时的河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开始了教书育人生涯。他注重师德垂范,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坚持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作为搞好教学的前提条件。2005年,他在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取得动力工程硕士学位,2006年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热能工程学科攻读博士。通过不断刻苦学习,赵斌成为了新一代学习型、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杰出代表。
  作为一名教师,赵斌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学生要理性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对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健康人格的培养,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他用“亲情教学方式”授课,他的“做人做事做学问”教学论以及“人格是人生的最高学位”思想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他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对工作一丝不苟。
  长期以来,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赵斌在科研工作中也是积极进取,坚持不懈地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大脑,“从实际出发的科研才是真正的科研”一直是他的科研理念。他参研的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唐山市科技局项目等6项科研成果均已通过了成果鉴定,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他参与的国家自然基金“冷却介质中的重悬浮颗粒对冷却效果的作用机理”项目研究成果已应用在邯钢、宣钢、敬业等钢铁企业,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此外,他还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河北省教育厅、唐山市科技局等四项纵向项目。
  高尚的师德人品,出色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成绩,赵斌先后荣获“河北省优秀班主任”、“唐山市十佳教师”、“唐山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此外,发表了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9篇被EI和ISTP收录,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完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项目和河北省科技厅等课题12项,并获全国博士生会议“最佳科学问题奖”2项。
  “人格是最高学位”。这是赵斌的处世原则,对那些投机取巧者,他会毫不客气地痛斥唾骂。“做优秀教师要先学做人”,他以其坚定不移的原则、刚正不阿的性格、无私奉献的精神、宽大能容的胸怀深刻影响着他的每一位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校友寄语:首先,“做人”就是要老实做人,为人处事要坚持原则,诚实守信,做到言行一致,坚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其次,诚信做事是对老实做人在行为上的要求,就是要办实事,求实效,踏踏实实,远离浮躁。最后,做学问要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效益,闭门造车是没有出路的。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志向,只要想学习,永远都不晚。人生短暂,价值无限,你要成就最好的自己。工作能力比学习成绩重要,工作态度比工作能力重要,而人品比工作态度更重要。漫漫成功路,道坚且阻,需要耐得住寂寞,厚积而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