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年伊始,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文章 《继续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为改革开放30周年的纪念活动定下基调,随即全国范围内掀起又一轮新的解放思想浪潮。解放思想涉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其内涵也非常丰富,而对于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解放思想首先意味着解放视野。
对于所学专业不满在大学生中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在就业压力递增的近几年犹为严重。这些不满并非没有理由,客观地说,连年扩招以及新专业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再加上对专业的定位不甚清晰,这些都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并影响其学习的心态。但是,客观状况往往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发生显著变化,而且,这种状况也并非为我国所独有,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大学生自己必须做出努力。
努力的方向即是解放自己的视野,在此种语境下就是拓宽自己对专业的认识。专业是对未来职业的支撑,这无可厚非,但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理解专业那就近于狭隘了。专业需要广义地去理解,具体来说:专业可以是对未来具体职业的支撑,也可以是对未来职业所在领域的了解与熟悉;可以是一些知识、技能与经验的积累,也可以是一种思考问题角度的获得;可以是四年思考与实践的伴随,也可以是进入更高层次学习的准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证书的取得,也可以是未来发展平台的搭建;可以是道德与修养的提升,也可以是发现一生的某种精神慰藉。当然,可以单是以上的一种,也可以是好多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反观现实,也的确需要如此,职业层面上 “领域”概念比 “专业”概念得到更多的认同,这就需要大学生以 “领域”的宽度去看待自己专业,热门专业沉重的竞争压力也在逼着大学生从自己的专业里 “淘”出更多的东西,就业方向尚不明朗的新兴专业更是要求学生放开眼界,广泛地去寻找出路而不是自己首先用单一的角度窄化发展的道路。
将拓宽对专业的认识这个命题推广开来,便是对问题的多角度的思考,即是大学生解放视野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唯有如此,大学生才能在大学期间学到更多,成长更快,成才更早。
如果说前一个方面的解放视野是从宽度入手,那么当今大学生在解放视野时还需在长度方面多下功夫,概括地说就是要具有长远的眼光。
当今大学生自评时喜欢用“迷茫”这个词语,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缺乏信仰,没有经过艰苦年代的磨练,竞争压力暴增,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这种迷茫。可以说,能在毕业前考虑清楚自己毕业后走哪条路以及到底为什么这么走的学生已经算是大学生中的 “佼佼者”。然而,仅仅考虑毕业或者两三年后的发展,仅仅考虑下一步该怎么走是绝对不够的。好的规划,是要能为自己设计为期十年甚至二十年的道路与目标,因为从大学开始的十年或者二十年是人生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对成功的铺垫十分关键,必须有一个长远而连续的发展思路来指导。可惜的是,能做到如此的大学生少之又少。
当然,没有长远规划也并非全是大学生自己的错,残酷的现实也的的确确产生着剧烈的负面影响。但是,现实不应该成为功利与短视的借口。就拿团学工作来说,最近几年,大学生从事团学工作的热情不断降低,很多人早早地退出了这个行列。问其原因,或答曰 “高年级了,要忙自己的事了”,或答曰 “感觉收获不大”。对于前者,把自己对别人的服务不当作 “自己的事”,这是功利;对于后者, “投入”就想马上得到 “产出”,这是短视;二者都是当代大学生没有长远眼光的具体表现。记得前几年曾有位团中央的领导寄语当代青年 “要有理想”,在 “理想”被功利与短视所耻笑的年代重提“理想”,想必这位领导一定是有其深刻的用意的。一代人要是没有理想,这个民族的未来是很让人担心的。
在谈论以上两个方面的解放视野的时候都遇到了 “竞争压力大”这个因素,其实,竞争压力大一方面是人口基数大所导致的竞争人数多造成,而另一方面也与大学生的视野有关。
最近几年大学生中很流行“热”这个词, “考研热”, “出国热”, “考证热”, “公务员热”, “实习热”。这种一窝蜂似的行动,从表面讲是大学生整体层面在发展道路选择上的欠缺差异、过分雷同。试想,数以千万计的大学生在求职时 “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结果不是对手如云竞争极其惨烈,简直是天方夜谭;然而,从本质讲却是大学生个体层面对自身发展欠缺深入思考,欠缺对各种信息与形势的自我解读与判断,而过于依赖专家与媒体的分析。除了宽度与长度都要兼顾,视野的深度———独立分析与深入思考能力也非常重要。
行动与选择的雷同归根结底是认识上的雷同。一个新闻或者新政策,每个大学生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分析得到有关其未来发展的不尽相同的观点,但是大学生们往往正是缺乏对信息独立的判断,喜欢参照专家或者媒体的分析与预测,参考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专家与媒体的意见就那么几种,而等待参照的大学生数不胜数,平均下来,每种观点的认同者也多得可怕,这就是认识的雷同;加之没有自己深入的分析,最终按照同样一种观点行动的大学生多如牛毛,这就造成了本来可以多种多样的大学生发展模式在不知不觉中被限定成了有限的几种,于是产生了所谓的 “扎堆”。因此,当代大学生解决发展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要学会独立观察,不止于参照已经被解读过的 “二手信息”,同时关注各种政策、新闻并进行独立判断与思考,学会自己做自己的“分析专家”,使自己的视野具有“深度”,这便是解放视野的第三个内容。
总之,解放思想之年大学生当首先解放自己视野,在理解问题上从单角度逐渐转变为多角度,将眼光放长远,逐渐改变功利与短视的心态,并且学会独立观察、深入思考,使得自己的视野具有深度。只有在 “宽度”、“长度”、 “深度”上同时进行努力,才能使自己的发展更加健康、更加顺利。
(社会发展学院05心理学班申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