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聊城大学 - 《聊城大学报》

地方大学如何在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中获取资源与机会?

2013-06-18     浏览(86)     (0)

  聊城大学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我校在争取地方政府和企业支持上的困难远大于南方的高校。但是,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认识不足、摸底不准、信息掌握不全,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各大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相对不足,也是影响我校获取地方资源,谋求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重要原因。学校各单位要调整思路,更新观念,抢抓时机, “拉下脸来”、 “走出校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务实的态度和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的科技文化实力,不拘一格拓宽途径,谋求合作、谋求资源、谋求贡献。
  在学校主导下,全校各个层面要与地方政府各个层面开展广泛的结对结亲等联谊活动,增加实质性友谊和感情,增加实质性联系和沟通,形成实质性亲密无间的局面,这样,资源与机会自然会来;再者,初期的资源和机会能够产生连锁和雪崩效应,形成良性循环、良性互动的局面,进一步触发新的校内外合作的资源和机会,进一步提升校地合作的领域和空间,提升自身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畅通大学与社会的联动,通过信息对接、资源互动实现互利双赢,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发展捷径之一。对于我们来讲,应该不断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善于捕捉社会需求的前卫信息 (包括现有信息和潜在信息),善于发现社会的现实资源 (包括现有资源和潜在资源),及时将这些信息和资源与学校的现有能力对接,并将此转化为学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发机遇,进而在抢抓机遇中寻求发展的突破。另外,打铁需靠自身硬。作为地方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要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有真本事。大学应着力培养一批能说、会做、能干、干好事情的团队,对地方真正形成影响力,真正服务地方经济,同时在互动中获取更多资源与机会,达到双赢。机遇靠发现,也靠抢抓,还要靠培育。抓机遇要高瞻远瞩的发现机遇“潜力股”,用心去培育。我们要利用好当地的其他资源,更好地开展全面的、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从与地方互动中获取资源。如有色金属研究院、阿胶研究院、聊城发展研究院等等,要与相关企业进行强有力的、实质性的合作,真正参与到企业产品的研发中去,才能为地方服好务,同时企业才能反哺学校,达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