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 - 《上海师大报》
党校20年 共同见证
大道致远薪火相传
□杨龙波
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他对党校的热爱和渴望,并在多次实践中探索和思考成为一名好教师的方法。现在,作者已经成为党校的一名兼职教师,他认为作为党校教师需要具备坚定政治信仰和敢讲的精神,以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理论联系实际。他愿意为校党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严格意义上说,第一次与党校亲密接触是18年前,那时候我是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二学生。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被选送参加校党校培训班。那时候,我还懵懵懂懂,对校党校并不了解,只是把参加党校学习作为极其光荣的事情。但是,党校丰富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深深感染了我。从此以后,在我的内心中多了一份信念、一份责任。在校党校学习结束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接触党史知识、接触党的相关理论,我也期待自己能有一天站在党校的讲台上。正是对党校的尊重与渴望,不仅让我进一步端正了入党动机,也使我对党建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校党校成为我学习生活前进的动力。
留校的第一份工作是担任学院的团委书记。初入职场,面对青年团员的教育和培养问题,我边思考边摸索。每当我在工作中碰到困惑和难题的时候,我总是第一时间请教党校的老师,学院党校的潘淑芬老师、校党校的王敏如老师、叶家骅老师都成为我讨教的对象。我喜欢和党校的老师聊天,一方面是为了讨教经验,更多的是为了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可以说,党校成为我初入职场的重要推手和助力,推动我工作不断向前。
时间如白驹过隙。参加工作至今,我从事过专业课教师、组织员等工作,但无论我工作如何变化,我与党校老师之间的联系始终没有间断过,在每一个路口,在学校食堂内就餐的时候,在校车上的片刻交流,都促使我不断思考、不断努力。
幸运的是,我终于成为党校的一名兼职教师,担任了校党校入党积极分子班的《青春·理想·信念》和学院党校的《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程》等课程。担任党校教师使我既感到光荣,又倍感责任和压力。做好一名党校教师并不容易,我觉得有两点是党校教师所必须具备的:
第一,真信。所谓真信,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事业的政治信仰。大学生的眼睛是)亮的,你对党的理论是真信还是假信,是全信还是半信,他们会做出自己的判断。所以作为一名党校老师,只有坚定政治信仰才能有持久的精神动力。信仰越是坚定,学习创新理论就会越自觉,教育效果就会越自信。这关系到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和精神支柱,也关系到学习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第二,敢讲。所谓敢讲,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大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要用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的语言增强大学生的党性,端正入党动机;要能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困惑来讲,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获得大学生的认同,内化为行动的指南。
铁担在肩,任重道远。作为一名普通的党校老师,我愿意尽绵薄之力,为校党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者系校党校兼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