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一草一木皆育人
作者:罗璋
创新校园开学以来举办高规格摄影大赛、新图书馆大楼建成、征集路名等活动,重视环境育人作用,创造良好读书育人环境,引导学生参与学院建设。创新学院致力于让学生在大学环境和创新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成长成才。
开学以来,创新校园几件事情值得关注:一是主办了一场高规格的摄影大赛,全省200余名摄影家入校,用镜头撷取创新学府之美,感受大学书香文化;二是雄伟气派、古香古色的图书馆大楼露出真容,学院又添标志性建筑;三是征集院区路、湖、桥、亭的命名活动正如火如荼举行,师生踊跃献策,显示了主人翁的姿态。
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高品位的校园环境对于大学生高尚品德的培养与形成具有重要的陶冶作用。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特殊的教育课堂。亭桥雕像、楼宇建筑、花草树木,都是构成校园环境的要素,都被赋予了育人的功能。所谓“一草一木皆育人”。
环境育人,是指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时,将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乃至校规、校史、校训等融入其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审美能力、行为习惯等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与熏陶。一般而言,一所大学令人流连记忆的核心要件,有大师、大楼、大树,当然还有其他旖旎可人的校园风物。这些是构成大学的魅力所在。北大的未名湖,清华的清华园,武大的樱花林——不一而足,只要我们走进全世界的每所校园,几乎都能找到属于这所大学独特的景致。这些景致颇具独创性,各臻其妙,当然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育人的功能:启智,明德,培育优良学风,传承大学人文风范。
走进创新校园,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清新的气息。高大笔挺的木棉树依湖而伺,端庄素朴的孔子像静立校园,此外杨柳飘逸,亭湖交映,青砖灰瓦,可谓步步为景,景景相融,组成了鲜明的“创新印象”。虽然学院的举办时间不长,却十分重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并将这一思路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方面,学院董事会高度重视硬环境建设,大手笔投入,独具匠心规划和建设校园,为创新学子创造了良好的读书育人环境;另一方面,学院大力倡导“厚德自强,创新不息”的精神,不断推进校风与学风建设,有效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学院建设,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于集体生产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而校风与学风恰恰是由学生自己创造的。同样,学院的一草一木,因学生而产生,也因学生的参与而丰富。譬如,在近期举办的院区路、湖、桥、亭征名活动中,通过学院的积极引导,学生为与自己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校道、人工湖、桥梁等赋予名字,本身就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爱校教育。
让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具备育人的功能,让学生在大学环境和创新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成长成才,这是创新学院永恒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