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大报》

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多科协作重症患者转危为安

2013-05-06     浏览(48)     (0)

重症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老年女性患者转危为安并顺利出院,由于透析液特制难度大,多科协作成功治疗。患者曾出现谵妄等症状,但得到妥善处理。该病例成功治疗体现了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较强的整体医疗能力。


  本报讯 日前,在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多科通力协作下,一名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老年女性患者转危为安并顺利出院。经术后一月随访,患者的身体状况良好。
  据介绍,该患者不仅心功能很差,而且已因尿毒症血液透析8年。虽然一院心外科已有为透析患者成功手术的经验,但该病例治疗难度较大,经药剂科、肾内科多科协作,手术得以成功。
  治疗该重症患者的困难在于需要特制的碳酸盐透析液,从去年开始这种透析液已不再配制。在药剂科刘皋林主任、方阅副主任药师、输液中心李洁主管药师、韩婷药师、血透室陈蕾护士长的协助下,由负责术后监护的虞敏副主任医师开据处方,输液中心负责配液。配制透析液的过程十分复杂,先由住院药房将药品一一备齐,配方组成几经更改,以适应现有的三升袋。心外科护士每天清点数十瓶盐水药品送到输液中心,手工配制多达24000ml的药液要一个多小时,完成后必须在24小时内使用。
  3月12日,心外科袁忠祥主任成功为患者置换了主动脉瓣,术后当天即进行床边无肝素透析。患者正常复苏,循环稳定。在心外科监护室的严密监护下,每日透析均顺利完成,肾内科张政副主任医师协助制定治疗方案。患者曾一度出现谵妄,意识模糊、胡言乱语,并有错觉幻觉等症状,同时伴有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等症状都得到妥善处理。
  据了解,附属一院心血管外科具有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许多患者有严重合并症,不断挑战医生的诊疗能力。该科主任表示,只有通过与其它科室的密切协作,才能保障患者度过危险。该病例成功治疗体现了该院作为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较强的整体医疗能力。
(娄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