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央美术学院 - 《中央美术学院校报》

我创作

2013-04-27     浏览(158)     (0)

【编者按】关注人才成长、关注大学生活,把视线瞄准教学、创作一线——从本期开始,我们的报纸开设“我的大学”专版,旨在展示美院学子在就读美院期间(本科、硕博士研究生)学习、创作的最新成果,促进各院系同学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初步开设“我画”、“我拍”、“我写”、“我创作”、“我设计”栏目,选登学生优秀作品及学术成果。校报编辑部请各院系、各专业教师积极推荐学生优秀作品、成果,也欢迎同学们积极推荐自己的优秀作品。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成长,让我们的大学生活充满激情与活力。真诚期待同学们的佳作。 联系电话:64771342 邮箱:news@cafa.edu.cn,联系人:宋老师。

 【创作自述】
这组作品是我在班主任王晓辉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部分人物形象创作和毕业创作的大草稿图。通过在甘南藏区的下乡考察,我被当地的藏区文化和藏区人民的生活所深深吸引,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走在藏民的身边,与他们交谈,品尝当地的美食,融入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他们的文化,我感受到了藏区人民的热情好客。参观神圣的拉卜楞寺,让我近距离的观察接触藏教喇嘛的学习生活,体验藏传佛教的神圣。所有这些,使我深深感受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具有非常强烈的吸引力。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是思想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民俗、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特点,更接近原生态的特性,少数民族题材创作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具有重要意义。

郗永光 《藏民》中国画

郗永光 《喇嘛》 中国画

 【创作自述】
以往的国画只局限于平面的二维的薄薄的宣纸上,为何不能将国画“立体”起来?让国画既有雕塑的空间感又不失中国传统元素的感染力?我尝试“以刀代笔”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和创作思维,但始终以传统古典中国元素为基调,以西方写实雕塑的形式为作品的艺术语言。我想称其为“国画立体主义”。我用“四大名石”中的巴林石和寿山石为主要雕刻材料,借助石头本身的天然色彩,随形就势,把最好的色彩留给观众们最聚焦的位置,把不需要的杂色去除,让观者误以为是“粘”在一起的。其实整体是一块石头,只不过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比较特殊罢了。这种方法叫作“巧色法”,如同谢赫提出国画“六法”中随类赋彩和应物象形的思想。

《金蟾》是中国传统题材之一,我在住处养了一只蟾蜍,每天仔细观察它进食洗澡和日常起居。最后选了一块双色巴林黄冻石雕琢,蟾蜍身上的癞是最费功夫的!我用了一个半月雕才初见形态。常言说得好: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活人满街跑。她寓意着吉祥,代表着财富和自信。

《狻猊》(suan ni)这个作品是我用寿山石善伯冻雕制而成,耗时一个月。传说中狻猊是龙生九子的排行老五,形如狮子,喜烟好坐,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所以它的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

中国画学院 2010级写意人物专业 张八十

张八十 《狻猊》 雕刻

张八十 《金蟾》雕刻

 【创作自述】
汽车设计《Free Alien》最近完成,感谢老师郝凝辉和胡汉华的辛勤指导。设计元素涉及中国书法,科幻,生物元素,体现的是一个仿生设计,再把觉得可能的元素运用进去,尽量简约,体现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酒瓶起子设计《云起》是老师徐泽鹏布置的课程作业。我从细节开始,造型上学习国外设计师抽象的设计语言,造型一点点变化,摸索模型,不断修改,最终做到了属于我的《云起》。

不知不觉四年的时光恍然而过,留下更多的是充实和感悟。我认为,设计学习永无止境,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对自己作品高度的追求是孜孜不倦的。我倡导简约、时尚、自由的生活态度。生活在于自己,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设计师。从身边事情做起,我们的世界会更加美好。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传递给更多朋友简洁、自然的生活态度。

城市设计学院2009级时尚设计学部 张伟

酒瓶起子设计《云起》张伟

汽车设计《Free alien》 张伟

 【创作自述】
我一直在探索声音可视化以及视觉语言通过四维轴度在公共空间和建筑场域里实现表演性的艺术和设计方案,这其中就涉及了现代剧舞台设计、CLUB的VJ表演以及现在建筑等实物投影装置。在大学前两年的探索学习后,大三下半年我开始探索实践形式的可能。首先我的团队在自己的工作室完成了一个小型建筑体量的视觉可视化作品《大闹天宫》,根据经典中国动画《大闹天宫》里的大殿场景,我们进行了演变,实现了一个声音可视化的科幻建筑立面。同时我们又与艺术家宋琨、Yannick Barman合作,在798boers-li画廊的声音与视觉项目中将《大闹天宫》的一层与宋琨的音乐进行了一次即兴视觉表演。同时,在城院17岁课题中,我跟我的同学与新媒体艺术家丰江舟、张琳探索三维模型下视觉声音可视化的可能,完成了SHANSHUI山水投影装置。暑期我又与电子音乐厂牌密码进行合作,实现了星球音乐节的室内舞台、鼓楼杂家酒吧“鼓楼拆迁纪念”建筑投影项目、学院美术馆“美术馆之夜”开场建筑室内投影的表演项目等。

城市设计学院
2009级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 曹雨西

曹雨西 大闹天宫

曹雨西 798 boers-li画廊声音与视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