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聊城大学 - 《聊城大学报》

别让梦想打折

作者:杨爱华  政管学院    
2013-04-16     浏览(84)     (0)

  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保罗·柯艾略写下了一个美丽的寓言,但同时也写下了一段最残忍的文字。牧羊少年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心对他说:“人总是害怕追求自己最重要的梦想,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或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完成。”
  小时候的我们有很多伟大的梦想,我也曾经想要成为一个能够改变千万人命运的科学家。懵懂的时光一晃而过,那些所谓的梦想也随之收割,等到自己真正知道梦想是什么的时候,已不再将它看得那么神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深切的怀疑,我对未来的恐惧日益加深,于是降低梦想的高度,不断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梦想似乎成了奢侈品,昂贵到我不得不等到它打折降价时还要使足勇气才敢将它据为己有。但是,打折的梦想若唾手可得,自然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无敌魅力。
  在北京学习时,我与五个城市女孩住在同一宿舍,短短的十几天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差距。当我还在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苦恼时,她们却在谈论雅思、托福,当我只是想要考一个好些的大学的研究生时,她们早已经做好了出国的规划。虽然不得不承认的是其中有家庭与生活环境差距带来的影响,但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自身,是因为我让自己的梦想不断打折,对自身的要求也不断降低,向前奋斗的动力也不再如从前。曾有过很多人告诉我要实际一些,我承认他们是对的,但当梦想不断打折,青春日渐平庸时,我知道我的生活和追求需要调整了。
  记得有一次看《职来职往》时,有一个农村男孩家里很穷,但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考上了大学,后来又去英国留学,不知怎么的,眼泪朦胧了我的双眼,这曾经是我打折前的原价梦想,现在在他的嘴里说出来的感觉是那么云淡风轻,好像一切来得那样理所当然和顺其自然。因为他从不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只朝着这个梦想前进,不管别人的冷言冷语。他有想要生活得更好的心,所以他做成了在别人眼里不可能的事情。
  一个朋友曾对我说过,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应该尽情去描绘自己的未来,即使在别人眼里看来毫不实际或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但是在追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我们就会超出自己原来的想象,你会惊讶原来我们的可塑性和潜力是这样无限。我喜欢他的逻辑,我也会将我的梦想列为非卖品,不再给它打折。就算到了最后,我与梦想擦肩而过,但至少在追求它的过程中,我抓住了让自己不断变得优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