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 - 《聊城大学报》
让梦想不再只是梦想
作者:孙政辉
Randy,一位满头银发的美国老先生,在北乔治亚州拥有一家65名员工的酒店,家境殷实事业顺利,但他却梦想着有一天能漂洋过海来中国教学。这个在他朋友眼里非常疯狂的想法,已经被他实现了。今天,Randy站在了聊城大学的讲台上,作为一名外教,亲口告诉我们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并且打算要在中国生活十年。还记得第一堂课上他说过:“Plan*it*and*do*it”。是的,“规划+行动”,梦想就不再只是梦想。
当人们张口闭口大谈梦想的时候,或许就是梦想最不坚定的时候。梦想不是一座奇妙的海市蜃楼。我们都应该像Randy那样,“Plan*it*and*do*it”而不是imagine*it*and*talk*it。当有人只是把梦想挂在嘴上的时候,真正的追梦者明白真正的梦想更应该在媒体的视线之外,在你的行动中,在你每一个日出前的读书声中,每一个月光下的书写和演算里。翻译家朱生豪先生埋头工作,一年中整天不说话的有约一百天。朱先生所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迄今我国翻译莎翁作品中最完整且质量上乘的译本。可是,在我们身边好像从来都不缺乏会说话的人,更不缺乏满嘴都是漂亮话的人,有时候舌头的作用还真是全能的,它能蒙蔽了耳朵眼睛鼻子甚至良心。梦想绝不会在嘴巴里诞生,倒有可能慢慢地会被唾液淹没。谈论梦想,每个人都会,有的人谈了一辈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梦想不再只是梦想,的确需要梦想者有巨大的定力、勇气和智慧。在这个私欲膨胀的大潮流中,根扎得深,才不至于被洪流冲走。童哲,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理论物理硕士,他放弃攻读博士的机会,回到国内做了一名教师,在业余时间里,录制学习视频放到网上,于201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网络公益大学———万门大学。起因是他自己曾经因为枯燥的课程体系,丧失过学习物理的兴趣。于是,他试图用轻松好玩的视频,使更多的中国学生重拾对学习的兴趣。有网友爆料,童哲在北大读本科时,发现一位家境殷实的学生冒领贫困助学金。童哲警告该学生,向校方举报未果,后来就用实名把事实发到北大BBS上,校方不得不举行听证,取消被举报人的助学金。这就是对于梦想的坚持,从举报帖到创办网络大学,我们可以看到童哲始终如一的勇气和智慧。面对不如人意的现实,童哲没有胆怯地低头默认,也没有无聊地吐槽抱怨,而是努力寻找最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方法,致力于改变。改变现实也许很艰难,但是假如我们都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一起来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实现梦想就在眼前。
记住你的梦想,“Plan*it*and*do*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