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 - 《德州学院报》
“清明”遇上“愚人”
作者:高颖 ▲
北京遇上西雅图,演绎完美的爱情,“清明节”遇上“愚人节”,两者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朋友们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愚人节的计划,我也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思索着期盼已久的愚人节。突然,一位朋友站起来问:“过完愚人节还有啥有趣的节啊?”朋友答道:“清明节。”大家唏嘘一声,直喊没意思,我心一颤,清明节,我们的传统节日,蕴藏着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传统文化,怎么会被这样忽视呢?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日子,清明节具有独特的人文景观。
它是一个庄重的日子,祭祖扫墓,一家人、一族人乃至整个民族,追贤思孝、认祖归宗。在天空清、大地明的清明时节,站立在墓前,是无尽的怀念。面对祖先的坟墓,在离祖先最近的地方,与自己的亲人、祖先、先民对话,告慰故人、也告慰自己,求得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将心灵得到释放,同时,收获一种寄托,这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精神生活。缅怀逝者,表达生者的哀思,清明节,往往带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无限哀愁,因此这是一个严肃的节日,它能让人放下久经世俗的心,去静静的思考、怀念。然而,随着“洋节”的兴起,现在的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往往忽视了我们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中国作协副主席冯骥才也说 “由于忽视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价值,因此传统节日被人为淡化,这是当代中国人一种很深的失落,一种文化的失落”,可见,忽视我们的传统节日,追捧西方节日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一种潮流。
事实上,清明节和愚人节,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多用来祭奠自己的祖先,表达对先人的哀思。当然,清明节也不光是对自己祖先的纪念,也包括对我们优秀革命烈士的无限缅怀。纵然我们没有经历那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年代,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可以来到烈士陵园,瞻仰烈士的墓碑,了解他们的光荣历史,秉承优秀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以他们为榜样,激励自己不断前进,将烈士的光彩和精神发扬光大,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洗礼,更加坚定我们奋斗的目标。
愚人节被戏称为 “骗人不犯法的一天”,大家可以开开心心的在一起玩耍嬉戏,相对于清明节,诚然给大家带来许多快乐。可是我们更不能忘了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遇上愚人节,实质上是两种文化的较量。在关注“洋节”的同时,清明节也是值得度过的一个节日,传统文化更应该得到我们的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