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杨刚,一个痴迷在诗歌世界里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注定为诗歌而生。赖写诗据说已经有20年,多年在外漂泊,他苦过,累过,辛酸过,但从未放弃过写诗,直如其诗观所言,诗是灵魂的舍利子,用血泪汗供奉在虔敬的心上。
这样的一个人,注定和诗歌有缘。文字在他手中成了一件多变的道具,借助各种姿体语言,制造出一个个出人意料的魔术效果,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念、跟着想、跟着痛,跟着哭或笑……赖杨刚作诗与唐代诗人贾岛颇有些相似之处,强调千锤百炼,精雕细琢,一字一句,无不浸润了作者的心血,给人一种蚀骨的美。在这样的惊心之下,他的诗作主题却又永远是生活的,大众的,诗人常常带着充满童真和灵性的眼睛去观察自然,体验生活,从中发现种种情趣与美好,一表他对生活、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欣赏之情,新近结集出版的《下一站,雅安》便是这样一部诗集。
春天,好讨厌
阳光 比村长
憨一些 它的土政策
最能团结花香
这些香 融化
麻雀的叫声 融化蜜蜂的飞
融化红瓦房的红
山的险小路十八弯
甚至 融化了鼻子
我痛苦我嗅不到你的孩子气
春天一样处理邻居的小纠纷
当你忙忙碌碌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坐在电脑前,面对这么一个“春天,好讨厌”的诗题,一个娇嗔,可爱的女孩样子,是否翩然会出现在眼前?当你继续读下去,是否会感觉到一种美飘然而至,纯朴的山村是那般可亲可近?春暖花开的日子里,阳光灿烂,鸟儿在一旁鸣叫,当你行走在这样的山村,是否会感觉头顶白云,脚下生风?春日山村的种种意象,在赖杨刚的精心构勒下,栩栩如生,充满情趣,透过那诗句,你仿佛可以看得到、摸得到、嗅得到。
雅安的春日阳光在赖杨刚的笔下幻化成了人,一个成了比村长还要憨一些的人性化的人。“他”有着温暖的土政策、并且能团结花香的土政策。在“他”的引领下,那些村里的大小姑娘们,到处散发着迷人的芳香,这绝不是一般的香,香得能融化麻雀的叫声、蜜蜂的飞、红瓦房的红、山的险小路十八弯?这样的一种香味,甚至能融化了所有人的嗅觉,陶醉在无边的春风荡漾中。
到了最后一段,赖杨刚笔锋一转,俏皮地说自己被融化了鼻子之后,痛苦的是嗅不到对方的孩子气,因为“他”的存在,一切都显得那么轻松惬意,就连处理邻居的小纠纷,也如春天般轻柔,温和。有了这么一位亲切和霭的“他”治理小山村,那小山村不春天都难!整篇诗作读下来,让我禁不住想去雅安,去赖杨刚的家乡,去闻闻、嗅嗅那里诱人的花香。
喜欢石棉,毋须理由
草科鸡才刚刚换毛
而田湾河已经新绿
每只蝶都在试飞
宝剑鱼全是初游
它们有的叫安顺场
有的呢,最好轻轻地唤着
先锋新民连坡弯……
我,第一次来到石棉
第一次的喜欢,让黄果柑妹妹
有了赠送春天的理由
喜欢一个人,无须理由。赖杨刚喜欢石棉,无须理由,而我喜欢这首诗,却有许多理由。首先,《喜欢石棉,毋须理由》的诗语朴实无华,普通的就象是邻家姐妹,那样落落大方。全诗没有一个生僻字,字字都是亲人般亲。其次,书中的每个意象都是我们熟悉的事物,闭上眼睛都能了如指掌的说出子丑寅卯来。草科鸡就象石棉的模特,换上新的绒毛,款款登场;田湾河犹如舞台,有蝴蝶在飞;初生的宝剑鱼第一次出游,它们新奇地游过了一个个叫安顺场、先锋新民连坡湾的地方。而这些地方,正是赖杨刚生活了数十年的地方,他如数家珍地展示在大家眼前,让人眼花缭乱。再其次,石棉美,石棉的人更美,黄果柑妹妹如此大度,这么美的地方,这么美的石棉,谁会不喜欢呢?不只是土生土长的赖杨刚,就连每一个拜读过诗作的人,都会心生羡意,流恋忘返。全诗看下来,不仅让读者的眼球过了个瘾,还让味蕾也饱饮了一顿大餐,宝剑鱼的鲜,黄果柑的甜,留有余香。
雅鱼,鲜呀
如果你记得住青衣江
我就忍着痛
用手板心 煎雅鱼
犒劳你
外焦内嫩
蘸点木姜汁 再配上鬼肉
———鲜啊
这滋味多么像我爱你
转身之后 周公山
还在风雨中游泳
赖杨刚所挚爱的不仅仅是家乡的山,家乡的水,还有家乡的美食和人。在赖杨刚的笔下,爱情与美食具有某种相似性,都是饮食男女。爱情中饱含着种种相思的滋味,就犹如这青衣江里的雅鱼,心甘情愿受煎熬,“外焦内嫩”,有欢喜有激动有雀跃有回味,构成了诗人心头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怎一个“鲜”字了得。
别后的日子,不管路途遥远,不管岁月匆匆,只要你还能记住青衣江,记住青衣江畔的“我”,一个深深爱着你的人,那么,风雨侵袭又如何?沧海桑田又如何?我对你的爱,无怨无悔,一如那千年屹立不倒的周公山,依然痴痴地等待你的归来。
在《下一站,雅安》中,这样的诗可谓比比皆是,我们不仅能读到川西雅安的自然风光美,人情风俗美。同时还有相思的人儿美,透过诗作,我们从《遐想你,我的雪山》走过,享受用来洗眼睛的姑娘的白,再《听钟,在金凤寺》,把山里的安静都悠荡成双眼皮厚嘴唇,然后《群山象播种者》发芽成川西的日出,从《玛尼堆所见》体味石头仍然留着的太阳的温度。去川西!去石棉!赖杨刚的诗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的出行理由,你还要犹豫什么,现在就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