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春师范大学 - 《长春师大报》

音乐奇葩

访我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大赛”三等奖获得者 音乐学院马珂老师

作者:苟峰博  ◆学生记者    
2012-12-04     浏览(73)     (0)

  马珂,我校音乐学院教师,艺术实践教研室主任,中国合唱协会理事,吉林省合唱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我校省级精品课《合唱》、省级优秀课《指挥》主讲教师。他作为指挥带领我校音乐学院合唱团参加第六届国际合唱比赛并获得银奖,首届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大赛合唱专业组金奖,首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唱专业组金奖,曾两次蝉联吉林省廉政文化进校园艺术作品展演金奖。多次受吉林省教育厅委派,担任“国培计划”专家组教师,为全国各地区音乐专业教师进行《合唱训练法》教学。
  第十二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导演组成员,合唱组节目负责人,垫场演出副总指挥。
A.工作一丝不苟,坦言“怕丢人”
  第一次看到马老师的时候,“帅气”、“温雅”、“亲切”等这样的词语立即显现在我的脑海里,说不清、道不明,情不自禁地就喜欢上了这个有点可爱,又有点幽默的老师。
  当我问到他怎么看待如今所获得的这些荣誉时,他竟很有趣的反问了一句:“元芳,你怎么看?”
  在采访过程当中,他说:“我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性子其实很散淡。”一点儿没有老师的架子。可是,当提及他平时的工作为何一丝不苟时,他却很风趣地坦言到:“工作上倒还算认真,说实话,主要是怕丢人,自尊心强嘛!”尽管他说的非常谦虚,但这句话的背后所体现出的不服输的精神,让我们从心底里敬佩这位可爱的老师。正是这份不服输的精神,才会有我们今天的“音乐奇葩”!
  B.“课堂教学要求更严谨、更规范”
  作为人民教师,当自己的教学成绩得到学生的认可时,那么他才是真正合格的老师。都说教师是“人之楷模”,他不仅仅是简单的育人行为,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马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忠诚于教育事业,着力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好老师。
  对于刚刚结束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大赛”,我一直认为像马老师这样得到过很多奖项的音乐奇才要准备一场教学比赛应该是得心应手的。但是马老师却说:“虽然我参加过很多的比赛和演出,也做过很多场比赛的评委,但最让我紧张和重视的还是这次的教学观摩赛。”从他朴实的语言中我看到他对教学和学生的重视。“课堂教学不同于舞台演出,也不同于平时的专业排练。它的要求更严谨、更规范。”铿锵有力的语言升腾出一股暖流激荡在我的心中,突然想,如果能做马珂老师的学生应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呢。
  C.“早起点、晚睡点,跑得比别人快一点”
  教师的职业看似轻松愉快,实际上需要付出很多的辛苦和努力。“作为大学教师,科研方面必须下苦功,‘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半句空’,没有其他的捷径,只有早起点,晚睡点,跑得比别人快一点,”马老师这样说到。从教十一年的他对大学教师这个职业已经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他说:“不仅如此,现在的大学教师还要多了解学生,了解他们愿意接受的理论内容,并保持开放的视野,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多参加一些大型的研讨会,多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马老师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因为在他看来,音乐的情感表达应该高于技巧。
  马老师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在作品排练的过程中,他会详尽地对作品进行情感解读和技术讲解。由于合唱的排练过程很辛苦,马老师尽量以轻松、诙谐的语言来调动课堂气氛,用学生们喜欢的时尚、有代表性的流行语与大家交流,减少隔阂,让彼此更贴近。
  D.“没有最差的学生,只有缺乏信念的个人”
  在音乐创作中,马老师着重强调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他认为,经历是创作的源泉,因为有了自身的经历才会主动去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马老师始终信奉这样一句话:没有最差的学生,只有缺乏信念的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但是只要心中有信念,坚持不懈,总会克服困难的。
  马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信心,对每一个学生都谆谆教导。
  E.“时刻紧跟学院日新月异的发展脚步”
  年轻的他在音乐教学事业上已经坚持了十一年,他热爱这份事业并且感谢音乐学院的领导、同事以及学生们的厚爱,他将自己的成长与成就归功于整个音乐学院。他用朴实的话语传递了一份音乐人的浓浓情意。
  马老师在社会上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经常有电视台、合唱团邀请他去指导并为晚会做策划。谈到这里,马老师提到,长春师范学院给所有的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搭建了自我展现的舞台,他希望所有青年教师都能够珍惜并好好利用这个平台,实现人生理想。
  半小时的采访时间匆匆而过,起身相送后马珂老师又将投身于繁忙的教学和排练中。日复一日,终始如一。
  一份谦逊,让这位智者亲切而崇高;一份严谨,让这位学者在浮世中脚踏实地;一份热忱,让这位师者可爱而可敬;一份责任,让这位建设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