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华师范大学 - 《西华师大报》

爱情,有多少人能说的清楚

作者:贺正琼    
2012-12-15     浏览(14)     (0)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青春年少的我们如是说,这样的年龄,这样的爱情宣言,在一个渴望爱与被爱的季节,如花般在心里绽放。可是,别忘了,这简单的话语,是需要巨大的勇气。我们所追寻的爱,到底来自哪里?内心、表白、眼神还是……爱?里面藏着些什么?甜蜜、幸福、感动还是……曾经看到年过半百的父母青涩的结婚照,没有婚纱,没有化妆师,也没有一个像样的背景,就一张黑白照片,两个表情僵硬却笑得很开心的人,仅此而已。可是尽管如此,两个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并且在一起就是二十年,二十年的风风雨雨,也许比一部电视连续剧的情节还要跌宕起伏,比一部《史记》的长度还长,因为这里面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情节发展,还有生活。俗话说这过日子的人谁又没个磕磕碰碰呢?父母那代的爱情在我们看来,太实在。他们的爱情更多的是在“忍”中过日子,是“先结婚”后“培养感情”,可是他们在岁月中却能相守、相伴、相依。爱情,在他们眼里,不是海誓山盟,不是海枯石烂,亦不是轰轰烈烈,是相互的体谅,是彼此的包容。而这些在我们这里似乎有了另一种诠释。
  比起父母,我们似乎更喜欢选择那种直白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最近,看到校园里有很多表白的场景。美丽的夜空下,一个男生手捧鲜花,站在一幢女生寝室楼下,嘴里唱着:“baby,你就是我的唯一……”。在他的身下摆满了一圈圈心型的蜡烛,一闪一闪地泛着浪漫的光晕,当然这样重要的场合,即使是路人都不愿就此错过的,期待着做这场表白的见证人。被“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女主角,一般都会含情脉脉地答应的,给这场声势浩大的表白画上完美的句号。每每看到这种情景,我心里都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试想,两人真心喜欢,这样做又有多少意义呢?仅仅是想在众人面前“秀”一下甜蜜则大可不必。如若只是那男生“单相思”,这样做,并不会有多大成效,弄不好还会给自己第二次伤害。还个位置思考,从女生这方去看,不外乎三种情况:一种可能是无论那男生怎么喊,女生就是不出来,最后不了了之;另一种情况是女生到了现场,却没能答应表白的男生,那男生伤心离开;最后一种情况看似很完美,却埋藏着“隐患”。就是女生本来不喜欢那个男生,但是碍于情面,只好答应。事后,男生当真,女生给男生解释说:“当时只是帮你解围而已,别当真。”试问男生做何感想?花这么多心思,最终也未能赢得爱情,伤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可能还会打击他的积极性。事实证明:在爱情方面,尽管我们这一代很勇敢,不拘泥于形式,也比父母更懂得营造浪漫。可是爱情,与这些无关,它只忠于内心的真实。喜欢一个人,不一定会赢得她的爱情,除了爱是双向的之外,还有一个原因,爱,是需要懂得和理解的。
  很多人都希望能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希望眼里只容下彼此,为了给爱“增值”,在爱的过程中变换着方式去追求那种“轰轰烈烈”。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真正走到最后的又有几人,大学校园里的恋爱让人羡慕,可又有几对经得起现实的考验?毕业了,分了,散了,甚至是永不联系了,都在情理之中,顺理成章。我有一个朋友,他和他的前女友是初中同学,两人在高中时相恋,感情一直都比较稳定,可是双方的家人却极力反对,在巨大的压力和阻挠面前,他们最终含泪惜别了坚持了两年多的爱情,曾经深爱的彼此,在分别时说的却是那么的决绝,以后永远不再联系,听着他静静的讲述,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酸楚,是对爱情,又好像不是,说不明白。虽然,这样的结局让人惋惜,可是跟社会上那些看似很“成熟”的爱情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轻父母们,在经历幸福的“恋爱期”之后,真正的开始面对生活,恐怕也没有多少人能感受到那些原本所期待的爱情所带来的快乐吧。生活中的爱,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它不华丽、不美观、不修饰,是质朴的,长久的,需要体谅的。
  爱的风向标指向什么地方,由我们自己决定,但是最终它会不会如我们所愿,那要看我们是否善于把握风向。其实,我们所谓的那些爱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它讲究缘分,所以它不是巧合;它归于生活,所以它不会做作;它源于内心,所以它不容虚伪。爱,在不同人的眼中,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深奥的,不是只有谈过恋爱的人知道其中的道理,而只是他们比别人多了一些体会。但凡经得起考验的爱,你看到又有几个是能说得清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