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华大学 - 《南华大学报》

词 赋

作者:肖天乐    
2007-05-20     浏览(654)     (0)

岣嵝峰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也是湖南省的第二个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景色秀美,山势起伏,森林资源丰富,空气清新,禹泉之水清凉甜美,禹王殿神秘古意,还有巨大的花岗岩和蝌蚪文禹王碑。游客在这里可以俯瞰四周景色,感受秀美、宁静、雄伟的美景。

    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每个山峰。例如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嵋天下秀……但是其中会有很多山峰因为特点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词,产生争执。
    来到衡阳,似乎总有一种情绪牵动着,想要去衡山看看,可最近却知“南岳风光甲五岳,岣嵝归来不看岳”。
岣嵝峰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是湖南省继张家界之后的第二个国家森林公园。进入岣嵝峰,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起伏的群山,茫茫的林海,丰富的森林资源形成了岣嵝峰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沿着山路盘旋而上,呼吸着森林清新润湿的空气,感觉心都沉浸到了树的海洋,格外宁静。鸟的叫声婉转在山林,清晰得能够辨别出是来自哪个方向。
    岣嵝峰,作为千古名山,早在两千年前就载入史册。《山海经》、《史记》、《水经注》里均有记载。相传大禹治水曾登此山,得金简玉牒之书,治水之功,立碑刻文记事。而此刻我们已来到了禹泉,同行的人都将茶具拿出来盛禹泉之水,泉水清清凉凉,略带甜味,友人叹到“酌禹泉而觉爽”,似乎旅途的劳累顿时都消却了。
    继续前行,禹王殿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它的右侧挺立着湖南省最大的摇钱树,不远处有四千余岁的古雏栗,树心全空,三根翠竹从树心穿出,皓首童心,生机勃勃。禹王殿的左侧矗立着一块巨大的黝黑的花岗岩,颇有古意,上面刻着蝌蚪鸟迹文,透着神秘感。原来这就是称为“千古之谜”的禹王碑。许多文人学者不知做了多少考证,打了多少笔墨官司。宋代的金石家吴玉晋,明代的理学家谌甘泉,清初的哲学家顾林亭都参战了。站在岣嵝峰的禹碑前,不说追悔大禹,就是想想这些考证家们的心血,也够惘然的了。
    越往山上走,山气越重,微风吹过,似乎远处的山在移动。雨雾弥漫,如身临仙境,抬头隐约可以看到远山的轮廓。经过禹居、镇龟洞和彭山亭,不久,我们看到了望日亭的屋顶,山顶就要到了。我们加快脚步,登上了岣嵝山的顶峰。由此俯视,好象有“众星拱月”之感,似正处于云的顶端,也许你伸手可以触摸到旁边的云。我闭上眼睛许愿,真希望时间能停止在这一刻。
    秀美、宁静、雄伟……我想用这些词语来形容岣嵝峰。名山古迹令人神往,风景旖旎令人迷醉,我想用这一句话为之概括。